一府二鹿三艋舺,或做一府二鹿三艋,為一句台灣諺語,描述清領時期全島三大港市的盛況。一府為今台南市中西區與安平區,二鹿為今彰化縣鹿港鎮,艋舺則為今台北市萬華區。此句反應台灣的由南至北的開墾史,以及各城仰賴海洋貿易的情況。
唐山(中國大陸俗稱)沿海的移民自明朝中葉以後跨海來台,一路從從臺南府城、鹿港到艋舺,從南台灣,後來才北台灣來發展。
至18世紀中的清乾隆、嘉慶年之後,民間產生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大城鼎足而立的說法。此三個城市皆有航運之便,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及經濟命脈。除「一府二鹿三艋舺」外尚有許多說法。
府城
1683年,清提督施琅攻下台灣,明鄭王朝滅亡。台灣設一府三縣,府衙門位於台南(台灣縣),是故該地亦有府城之別稱。台南此後繼續成為全島首府百餘年,是為一府。之後港口淤塞,清末至日治時期交通地位逐漸被高雄港(打狗港)所取代,戰後台南雖新築安平港,但今日僅為高雄港之輔助港。
鹿港
二鹿即彰化鹿港,其發達肇因於1784年(清高宗乾隆49年)清朝政府仿鹿耳門及廈門模式設立專員管理,開放「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所屬蚶江口」與「台灣府彰化縣鹿仔港」來往通商。此後行郊雲集、商務發達,迅速成為中部第一大港。
鹿港的興起,係掌握許多交通便利性。首先,鹿港為河港城市,但可直接出入台灣海峽。鹿港也距唐山比其他大城近得多。當時濁水溪由鹿港出海,亦可使船隻上溯航行。
然而,鹿港的港口優勢卻因為泥沙淤積而快速沒落。嘉慶中葉後,來往商船已漸改由南方的王功港,道光年間,王功港步上淤塞後塵,再改從番仔挖(今芳苑鄉)出入。同治年間,番仔挖復告淤塞,祇得在光緒年間,在鹿港以西4公里處新開沖西港。
日治以後1898年(明治31年),沖西港再因濁水溪氾濫再告淤塞,於是又在鹿港街西北方6開福隆港。但此港十分克難,戎克船僅能在滿潮時出入,復以竹筏運至鹿港街。其港口地位後來被新築之台中港(日治時期稱新高港)所取代。
艋舺
三艋舺,指今台北市萬華區,為台北早期街市之一。艋舺位於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新店溪及淡水河交匯處,水運優越,可通達台北盆地大小聚落(如淡水、松山、景美、新店、新莊、板橋等地)。嘉慶以後,北台灣因物產豐富、人口增加快,使得台灣的的經濟重心漸向北移,艋舺便藉此而興起,艋舺雖在內河,但淡水河水量充沛,貨船可直航唐山互市。公家亦將衙門機構由新莊、淡水轉移此地,奠定今日台北發展的根基。
艋舺沒落後由大稻埕接替。兩地的消長與以下幾點有關:
1.分類械鬥:艋舺人分類意識強烈,時爆發嚴重分類械鬥,導致市況日趨凋敝。人口遂外流至北方的大稻埕發展。
2.交通地位:新店溪及大嵙崁溪日漸改道,合流點改至大稻埕附近。而清代興築的台灣鐵路,車站也座落於大稻埕。
艋舺的河港地位,在清末至日治初期逐漸為滬尾(今淡水)所取代,日治中期至戰後滬尾又被基隆港所取代,今日八里台北港的興築,未來亦有可能取代基隆港的地位。
除一府二鹿三艋舺外,尚有其他說法:
•一府二笨:笨即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北港開發甚早,曾因近海而繁榮一時。但後因陸化而沒落。
•一府二鹿三新莊:新莊即今新北市新莊區,後被同屬淡水河流域的艋舺取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月津為今台南市鹽水區,曾繁榮一時。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寶斗為今彰化縣北斗鎮。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番挖:番挖為今彰化縣芳苑鄉芳苑、王功一帶。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竹塹為今新竹市北區,諸羅縣為今嘉義,大里杙為今台中市大里區。
買辦
是指明朝替宮廷或地方衙門向民間採購日常用品專設的職位。如鋪戶買辦、召商買辦。與同期的日本戰國御用商人相同,有一定的權利及義務。清朝末期的1800年清代買辦分為洋行買辦、外商銀行買辦、輪船公司買辦,多以廣東和江浙出身。這類被外商僱用之商人通常外語能力強,一方面可作為歐美商人與中國商人的翻譯,也可處理歐美國家商界與中國政府之雙向溝通。除此,這類型商人還可自營商舖,因此致富者頗眾。
所謂的「郊」和商業息息相關,「郊」即現今商人的公會,鹿港之行郊商皆內地殷戶之人出貨遣夥來鹿港,以舟楫運載米粟糠油販賣大陸各地。注意到這裡有「行」和「郊」,而行與郊是就組織的從屬關係來說的。
「行」:從事大宗的批發生意。
「郊」:由「行」所聯合組成的公會組織。
就生意規模的不同分:
「行郊」:以大宗批發為主。
「內郊」:以小宗零售為主。
傳聞中的鹿港八郊,是在清朝時代,各司不同層面的商業領域,大致上可整理成下列的表格:
郊名公會名稱營業性質商號家數主要商號名稱
泉郊
廈郊
油郊
糖郊
布郊
染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