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葉紅於二月花
一提到紅葉,人們自然就會想起唐代杜牧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來。
坐落在長沙嶽麓山腰青楓峽谷中的“愛晚亭”,就是以杜牧
《山行》詩命名的,它已經與杜詩一樣馳名遐邇,亭周皆楓,
盤根錯節,秋霜豔紅,楓葉流丹,此時“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據古籍記載,楓木來自上古時代
氏族酋長之間的一場殘酷的爭鬥。《山海經,大荒南經》:
“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桎梏,
是謂楓木。”《雲笈七簽》卷一百輯唐王瓘《軒轅本紀》:黃帝殺
蚩尤于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後化為楓木之林。
蚩尤是黃河下游九黎族的首領,他的刑具化為一片殷紅的楓樹林。
蘇州天平山素以紅楓、清泉、怪石“三絕”聞名,
自古就有“天平十月看紅楓”的習俗。天平山麓楓林茫茫,其中有
400多棵樹齡幾百年的古楓樹。據載,天平山的楓樹林是明代萬曆年
間由范仲淹第十七世孫范允臨從福建帶回的380株幼苗培育而成的,
迄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存古楓192棵,與江南楓樹不同,楓葉呈三角形,
樹葉平時翠綠,但到了秋天,尤其是霜凍之後,葉子就慢慢地由
翠綠色變為黃、變橙、再變紫,故又稱“五色楓”。由山上望楓台
俯瞰山下,一片爛漫,“冒霜葉赤,顏色鮮明;
夕陽在山,縱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清嘉錄》卷10)如範墳前的“大楓九枝,非花鬥妝,
不爭春色”,俗稱“九枝紅”,霜後吐霞噴火,蔚為奇觀。
紅葉為秋之葉,頤和園有軒名“寫秋”,很詩意的名字,軒前後
遍植可供觀賞的紅葉樹,玉露金風之時,觸目皆為絢爛秋色。
紅葉催人想像。南京的棲霞山上,楓林連綿一片,
霜降時節,滿山紅葉如紅海浪翻。棲霞山東峰的太虛亭,亭周古楓
團團環繞,猶如太空爛漫的彩霞,“太虛遼廓而無閡,雲自然之妙
有”(晉孫綽《游天臺賦》),“太虛”之名實在妙極了,人在亭
中,好似在太空觀賞那飄浮的雲霞。
紅葉上寫滿了傳說。華山煉丹爐旁邊的幾株楓樹,
經霜以後也是爛漫一片,如火如荼,相傳當年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大鬧天宮,曾被投進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他趁人不備,踢翻了煉丹
爐,熊熊爐火溢出,染紅了山上這片楓林,深秋霜濃時節,
遍山紅葉噴薄如熾,賦予了華山另一種神奇的美。
最為文人津津樂道的是“紅葉題詩”的愛情故事,
耳口相傳中還出現了多種內容大同小異的“版本”。
唐范攄《雲溪友議》載:“盧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禦溝,
見一紅葉,命僕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於巾箱,或呈于同志。
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
渥後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人,睹紅葉而籲嗟久之,曰:
‘當時偶題隨流,不謂 郎 君收藏巾篋。’驗其書跡,無不訝焉。
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李漁據此設計了一種“秋葉匾”,製成如秋葉狀的匾額。
《閒情偶寄》稱:禦溝題紅,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覺有情。
蘇州滄浪亭中的秋葉花窗,造型優美,給人以美麗的遐想。
“意象是詩人醒著的夢”(萊辛《拉奧孔》),
紅葉正是詩人筆底的情感意象,它是詩之葉。紅葉催發詩思: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山中》)、
赤葉楓林百舌鳴,黃泥野岸天雞舞(杜甫《寄柏學士林居》),
“好是經霜葉,紅於帶露花”(李中《江村秋晚作》)等等。
紅葉寫滿歷代詩人優美的詩句,也染有點點離人淚。
《西廂記》中崔鶯鶯在長亭送別張生,
一句“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訴盡了千古哀音。
不過,文人更多鍾情于“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
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落葉”(馬致遠《夜行船,秋思》)的風雅。
其實,紅葉的種類很多,並不限指楓葉,
聞名中外的北京香山(亦即靜宜園)紅葉,大面積的就是黃櫨樹,
雜以柿、楓、野槭等樹,如火似錦,極為壯美。乾隆年間所定香山
二十八景“絢秋林”即指此。
紅色是生命之火,象徵著熾熱、燦爛和希望。
紅葉拼盡生命全部的赤誠,在萬木飄零之時,點染了蕭瑟的寒秋,
昭示的正是生命成熟的爛漫、輝煌和力量。段成式《酉陽雜俎》
有紅葉化雷的故事:“史生游華山,有一紅葉大如掌,隨流而下。
史接置懷中,見葉上粟粟而動,驚棄林中。
須臾,白煙彌穀,下山未半,風雷大至。”
紅葉能夠煥發出撼動天地的巨大能量,具有雷霆萬鈞之力。
科學家們發現,致使楓葉紅得早、紅得透的緣由,
卻是大自然的壓力,主要是營養特別是缺氮的壓力。
它似乎在啟示人們,應該像楓樹一樣,以自身的生命力量去適應
壓力,使生命變得更豔麗,更輝煌。
請正確引用帶走-別讓她成為孤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