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

觀世音,梵名
Avalokite〆vara
,音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闚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另一梵名為
①ry⑧valokite〆vara,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為聖觀世音之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世稱西方三聖。凡遇難眾生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觀世音菩薩。又因其於理事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稱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攝化眾生。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住處,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載,此菩薩住南海補陀落山。故其住處即在此娑婆世界。而在大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觀世音受記經中,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即以西方淨土為此菩薩之本住處。密教亦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並謂此菩薩與阿彌陀佛原為因果之異,尋其本覺即為無量壽佛,但由本誓故示現大悲菩薩形。密教復安立此菩薩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觀音院、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等諸院中,其形像、持物等各異。然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等,則以觀世音為釋迦之脅侍。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形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餘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索、青頸、香王、阿麼癦等,亦皆有個別之儀軌。又不空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僊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捨觀音等。此外,摩訶止觀卷二上舉有六觀音,諸尊真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又有二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等;其中,部分非基於經軌而來,而係至後世混合中國及日本之民俗信仰所產生。 觀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後傳至中國內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關觀世音之記載甚多。西藏信仰觀世音尤盛,代代之達賴喇嘛皆稱為其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廣傳於該地。自西晉竺法護之正法華經譯出後,中國內地亦大興觀世音之信仰,有關著作亦頗多。自北魏以後,造觀世音像之風益盛,今大同、龍門、駝山等地存有遺品甚多。隋唐以後,隨著密教之傳入,諸種觀世音像亦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觀世音像即居大半。又以元魏孫敬德之高王觀音經為始,觀世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三昧經等諸經亦陸續出現。相傳其顯靈說法之道場在我國浙江普陀山。據稱其生日為陰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由這簡單的兩句話,就可以了解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為我國民間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像金容,在都市、村莊、船上,差不多有人煙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見觀世音菩薩與我們人間的因緣,的確非常深厚。
  
觀世音菩薩因為「聞聲救苦」,所以名為「觀世音」,因為菩薩觀理自在、觀人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所以又名「觀自在」。菩薩還有「施無畏」、「大悲菩薩」、「圓通大士」、「南海觀音」等諸多名號。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菩薩於無量劫前已經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其以慈心悲願而倒駕慈航,再來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即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
  〈普門品〉有如觀世音菩薩的傳記一樣,對於菩薩的應化、慈悲、神力以及遊諸國土度化眾生的事跡,敘述甚詳。佛陀在經中對於觀世音菩薩慈悲化世的廣大功德,有諸多讚歎,因而感動無盡意菩薩以瓔珞供養。從經文中的對話,所呈現的就是一位悲智雙運、福慧具足的聖者典範。
  比方說: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能滿足祈求生兒育女者的心願:「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也可令眾生遠離三毒煩惱:「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乃至還能免除火難、水難、風難、刀難、鬼難、囚難、賊難等七種災厄之苦。總之,虔誠執持菩薩的聖號,菩薩即能以其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力加持於祈求者,即得解脫厄難。如經雲:「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菩薩除了冥冥中給予眾生感應之外,也能應眾生的機緣而為說法,如〈普門品〉中所言: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乃至應以比丘、比丘尼、居士、婦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等,以三十三應化身度化眾生,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對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及感應的原理,我們應該要有如《華嚴經》所形容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般的體會,那就是聞觀世音菩薩名號時,口中稱念,身行禮拜聖像,同時要生起清淨心,以專一其心驅除一切雜念妄想,思惟觀音願行,如此身口意三業合而為一,則觀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與菩薩心合而為一,自然能「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由於觀音信仰的普及,及眾生的虔禱,而感應菩薩示現各種不同身相,以救苦救難,所以觀世音菩薩的造像亦多不勝數。如「白衣觀音」、「竹林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琉璃觀音」、「蛤蜊觀音」、「送子觀音」、「馬郎婦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其中大多以莊嚴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現,因此有說觀世音菩薩是為女人身。其實觀世音菩薩的形像,由於應化無方,所以相狀也就不一,經載菩薩應眾生的祈求,而感應不同身分,作為度生方便。除以國王、婦女等身為有緣眾生說法度脫外,在必要的環境下,菩薩也示現天、金剛神、阿修羅,乃至龍、鬼、蛇、鳥等眾多類形,以攝化眾生。因此,信奉者對於菩薩是否為男為女,大可不需在外相上加以分別。
  觀音菩薩給予人間的救濟,是隨處示現的,他以十四種無畏、千手千眼,慈愍眾生,救苦救難。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薩即現身度化」,「宋朝永覺禪師受牢獄之災時,稱念觀世音菩薩,刀尋斷斷壞」,「孫中山先生遊歷普陀山時,曾親眼目睹菩薩顯現靈異事跡」,「以屠宰為業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時,蒙觀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觀音老母』」等,諸如此類菩薩度化眾生的事跡,在《觀音靈感錄》中,載錄甚多。
  吾人信奉觀世音菩薩的真正意義,在於「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個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能為眾生施予無畏,吾人亦應傚法菩薩,加強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眾生的保護者。因此:
  對於意志消沈,灰心失志者,應傚法菩薩給予鼓勵。
  對於被人加害,災難臨身者,應傚法菩薩給予解救。
  對於遭遇挫折,險阻艱困者,應傚法菩薩給予助緣。
  對於誤入歧途,迷失方向者,應傚法菩薩給予指引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之本懷,救拔眾生離苦得樂。觀世音即觀聽世間音聲之意,如《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所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故知,「觀世音」實乃菩薩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又《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記載:觀世音菩薩在因地上修行,即是修耳根圓通法門,藉由專注一心聽聞外在的音聲,而返聞內在的聞性,進而契悟自性成無上道。由於修行的功德力,故能遍聞世間一切有情的音聲。只要眾生有難,虔誠一心稱觀世音聖號,菩薩便即時尋聲救苦,解熱除惱。由此因緣,故稱「觀世音」菩薩。
 昔唐朝玄奘大師,橫度大沙漠至印度取經時,一次,飲水用盡,歷經多日滴水未沾,口乾舌躁,舉身如焚,人馬皆奄奄一息地倒臥沙漠之中。此時,大師乃一心繫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心中默禱:弟子,此行不為個人名利,但為求無上大法,加惠眾生。素仰菩薩慈悲,尋聲求苦,弟子現在的危難,期望菩薩能慈悲救拔。

  在沙漠中,大師不斷地祈禱著,到了晚上,忽然吹起一陣涼風,身心無比舒暢,疲憊的身軀在不知不覺中,就矇矓入睡了。此時,忽見一身高數丈的護法神,手執戟,身著盔甲,大聲喝道:「為什麼不提起精神趕路,還臥倒在沙土中?」大師被突來的聲音驚醒,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南柯一夢。大師於是急忙起身,繼續趕路,大約走了十里路左右,馬兒突然不受控制,向前狂奔數里路,眼前出現方圓數畝的青草地及一池清水,仔細端詳茂密如茵的青草,葉嫩如洗,像似新生。大師心想,應是自己至誠的祈禱,感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護,特為化現。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悲願,誠不可思議。


馬郎婦觀音
  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如《普門品》所載:觀世菩薩有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其形象千變萬化,訴說不盡。例如中國隋唐時代及日本的觀音相,就多蓄鬍鬚,現男子身相。而今流傳民間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則都現女相,以其柔和愛語的母性特質,代表菩薩憫念眾生的慈悲心腸。

  《佛祖統紀》記載,唐朝憲宗時,陝西一帶人民,善於騎射,未曾聽聞三寶之名,觀世音菩薩即化現為馬郎之婦,以度化當地之居民,故稱「馬郎婦」。

相傳,有一天,純樸寧靜的漁村,出現了一位賣魚姑娘。手裏挽著一隻魚籃,籃裏放著幾條活魚,沿街叫賣。「賣魚啊!賣魚啊!」輕柔的叫賣聲,及秀麗端莊
的容貌,吸引著一大群圍觀的人,紛紛一擁而上,爭相買魚。可是,姑娘卻說:「魚是賣給人放生用的,不是買來吃的。」大家聽了,都哄然大笑。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漁村,都知道這個特別的賣漁姑娘。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漁村裏一些單身的年輕人,對姑娘起了愛慕之情,每個人都向她提親。姑娘說:「我只有一個人,如何能嫁給你們這麼多人呢?不如這樣吧,我教你們誦《普門品》,有誰能一夜之間把它背熟,我就答應嫁給他。」於是,大家興高采烈的,一字一句的跟著念。到了天亮,能背誦的,居然有二十餘人。
姑娘說:「一女只能配一夫,所以,今天我改教大家誦《金剛經》,同樣地,有誰能在一夜間背熟的,我就嫁給他。」結果能背誦的,仍然有十數人;於是,姑娘又教眾人誦《法華經》七卷,約定三日之內,若有人能背熟的,一定嫁給他為妻。三日期限到了,只有一位年輕人,大家都叫他「馬郎」能背誦。於是,馬郎滿心歡喜,張燈結綵的把姑娘迎娶入門。

 正在欣喜之際,不料剛娶進門的嬌妻,突然死了,身體很快就腐爛了,傷心的馬郎只好捨不得的把愛妻埋葬了。

過了數日,一位身著紫色袈裟的老和尚,來到馬郎的家,告訴傷心的馬郎說:「你不要悲傷了,那位賣魚的姑娘,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特別化現來此度化你們的。若不相信,何不撬開墳墓看看。」說完,人就凌空而去。馬郎聽完,心中半信半疑,馬上找人撬開棺一看,心中大驚,愛妻的屍體早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副閃亮的金鎖,當下才恍然大悟。
由於以上的典故,陝西一帶的人民都非常虔信佛法,而且自宋代以後,供奉馬郎觀音尤為盛行。因其,手提魚籃,故世人又稱之「魚籃觀音」。

蛤蜊觀音
 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常隨眾生的因緣而示現,其中蛤蜊觀音,亦是大眾耳熟能詳的菩薩感應事蹟,因其端坐在蛤蜊中,所以名蛤蜊觀音。

根據《佛祖統紀》記載,唐朝文宗皇帝,非常喜歡吃蛤蜊。一日,皇宮中的御廚,取來一顆又肥又大的蛤蜊,準備為皇帝烹煮時,任御廚怎麼用力敲打,就是無法打開蛤蜊的殼,御廚見此異相,急忙秉報皇帝。文帝即設香案,焚香至誠祈禱,就在此時,蛤蜊的殼自動打開,裡面赫然端坐一尊觀世音菩薩聖像,文帝當場即恭敬禮拜,並立即召請當時的惟政禪師入宮請疑。惟政禪師告訴文帝:「經上記載,眾生應以何身得度時,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此瑞相,即是菩薩為令陛下對佛法生信,慈悲所示現。」文帝聽完,心生歡喜,並告詔天下的寺院立觀音聖像供奉禮拜。


不肯去觀音院
  《華嚴經》中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其中所參訪的補陀洛山(今南印度海島)即是觀世音菩薩行化的道場。

  在中國,浙江省的普陀山,即相傳是觀世音菩薩化現之處。相傳,五代後梁時,有一日本僧人法名慧鍔。一日,到五臺山參禮,見一尊觀音菩薩妙相莊嚴,心想:若日本的同胞也能一睹菩薩聖像,進而禮拜供養,該是多麼殊勝!於是便私自攜走菩薩像,直奔下山。

回日本的途中,船經普陀山時,突然浪濤洶湧,海中生出一朵朵的鐵蓮花,阻隔了去路。慧鍔見狀,即在聖像前禮拜懺悔,頓時風平浪靜,船駛近普陀山觀音洞時,安然靠岸,不再前進。慧鍔即上岸,在島上建了一座寺院供奉觀世音菩薩,島上居民稱此寺院為「不肯去觀音院」,此即普陀山成為我國著名的觀世音菩薩道場之由來。

娑婆三聖、西方三聖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故知,觀世音菩薩與此方世界眾生特別有緣,也因如此,殿堂之中常見與地藏王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之左右脅侍,合稱娑婆三聖。

  又,觀世音菩薩亦與大勢至菩薩並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輔佐阿彌陀佛教化眾生,合稱為「西方三聖」。為了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觀世音菩薩現手持金剛蓮華的形象,其頭頂所立的化佛,一般則認為是阿彌陀佛。《悲華經》記載,將來阿彌陀佛入涅槃以後,觀世音菩薩將遞補佛位,名為「一
切光明功德王如來」,其所化之土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比現在的極樂世界,更加殊妙莊嚴。關於觀世音菩薩之形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餘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準提。 
〈三十三身〉(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三十三身指《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載,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即︰(1)佛身,(2)辟支佛身,(3)聲聞身,(4)梵王身,(5)帝釋身,(6)自在天身,(7)大自在天身,(8)天大將軍身,(9)毗沙門天身,(10)小王身,(11)長者身,(12)居士身,(13)宰官身,(14)婆羅門身,(15)比丘身,(16)比丘尼身,(17)優婆塞身,(18)優婆夷身,(19)長者婦女身,(20)居士婦女身,(21)宰官婦女身,(22)婆羅門婦女身,(23)童男身,(24)童女身,(25)天身,(26)龍身,(27)夜叉身,(28)乾闥婆身,(29)阿修羅身,(30)迦樓羅身,(31)緊那羅身,(32)摩[2502.15]羅伽身,(33)執金剛身。
〈三十三觀音〉(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三十三觀音,指觀世音菩薩為濟度眾生所示現的三十三身。又稱三十三體觀音。
依《佛像圖彙》所載,此三十三觀音即︰

  (1)楊柳觀音︰踞坐於岩上,右手執柳枝,表千手觀音之楊柳手三昧。

  (2)龍頭觀音︰乘雲中之龍,表三十三身中之天龍身。

  (3)持經觀音︰箕坐於岩上,右手持經卷,表三十三身中之聲聞身。

  (4)圓光觀音︰身放光明,表《法華經》〈普門品〉所說︰「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之意。

  (5)遊戲觀音︰箕坐雲中,表〈普門品〉所說︰「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之意。

  (6)白衣觀音︰敷草坐於岩上,結定印,表三十三身中之比丘、比丘尼身。有二重圓相,為三十三觀音的中尊。又,胎藏界曼荼羅的白處尊,一稱白衣觀音,但兩者無關。

  (7)蓮臥觀音︰合掌,向左坐於荷葉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小王身。

  (8)瀧見觀音︰倚於岩上,注視右方瀑布,表〈普門品〉所說︰「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9)施藥觀音︰坐於池邊,注視蓮華,表〈普門品〉所說︰「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之意。

  (10)魚籃觀音︰乘大魚,浮於水上,表〈普門品〉所說︰「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又有同稱魚籃觀音,但手持魚籃而立者。

  (11)德王觀音︰趺坐於岩上,右手執柳枝,表三十三身中之梵王身。

  (12)水月觀音︰乘蓮瓣,立於水中,注視水面月影,表三十三身中之辟支佛身。

  (13)一葉觀音︰乘一葉蓮瓣,浮於水上,表三十三身中宰官身。

  (14)青頸觀音︰倚岩,左邊置瓶,瓶中插柳枝,表三十三身中之佛身。

  (15)威德觀音︰左手持蓮,箕坐,表三十三身中之天大將軍身。

  (16)延命觀音︰倚於水上之岩石,以右手支頰,表〈普門品〉所說︰「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之意。另外,《補陀落海會軌》有二十臂的延命觀音,但與此延命觀音無關。

  (17)眾寶觀音︰稍向左平坐,表三十三身中之長者身。

  (18)岩戶觀音︰端坐於岩窟中,表〈普門品〉所說︰「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之意。

  (19)能靜觀音︰在岩壁間,兩手按一岩上,表〈普門品〉所說︰「為求金銀琉璃(中略)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之意。

  (20)阿耨觀音︰坐於岩上觀海,表〈普門品〉所說︰「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   
波  浪不能沒。」之意。

  (21)阿摩提觀音︰箕坐於岩上,表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門身。

  (22)葉衣觀音︰敷草坐於岩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帝釋身。胎藏界曼荼羅也有葉衣觀音。


  (23)琉璃觀音︰乘蓮瓣,立於水上,兩手持,表三十三身中之自在天身。

  (24)多羅尊觀音︰立於雲中,表〈普門品〉所說︰「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   起慈心。」之意。

  (25)蛤蜊觀音︰自蛤蜊貝殼中示現,表三十三身中之菩薩像。

  (26)六時觀音︰右手持梵夾而立,表三十三身中之居士身。

  (27)普悲觀音︰衣端受風而立,表三十三身中之大自在天身。

  (28)馬郎婦觀音︰以婦女狀而立,表三十三身中之婦女身。

  (29)合掌觀音︰合掌而立,表三十三身中之婆羅門身。

  (30)一如觀音︰坐於雲中飛行,表〈普門品〉所說︰「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之意。

  (31)不二觀音︰拱手立於荷葉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執金剛身。

  (32)持蓮觀音︰持一莖蓮花,立於荷葉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

  (33)灑水觀音︰左手執,右手執一楊柳枝,立於地上,係表〈普門品〉所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人 的頭像
    超人

    澎湖玉皇殿-東港迎王的部落格

    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