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跟玉女7世故事

 


七世夫妻是敘述玉皇大帝跟前的金童玉女犯下錯誤後,受到南極仙翁的懲罰,被降到凡間經歷世世,只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的傳說,具唯美,情止乎禮的情操。
【第一世】
現在,且說第一世。
話說秦朝自併吞六國,表面上天下太平,實際上民心不服,危機暗釀,且北方的匈奴民族強大異常,屢次南侵,把秦始皇嬴政先生搞的心亂如麻,乃大發民夫,修築萬里長城,這且按下不表。表的是蘇州城西善街,有一位員外萬德成先生,夫人金氏,原來在楚國為官。楚國亡後,做一個安份守己的老百姓,但對楚國的孤臣孽子,仍暗中予以救助,以圖光復。就在太白金星領著金童玉女投胎人間的那一天,夫人金氏,生了一子,取名萬杞粱。而玉女則投生在松江府華亭縣的孟員外家,(即現在江蘇松江縣西的平原村,古名華亭谷,吳國大將陸遜先生的住宅在此,陸遜被殺之前,曾嘆曰:「華亭鶴唳,可復聞乎?」就是孟姜女故鄉這個華亭。)孟員外孟德隆先生,夫人陳氏,老頭老太太一生行善.沒有子息,忽然生下一個女兒,那時雖沒有選中國小姐那回事,可是也夠快樂的矣.乃把鄰居姜員外請到家中,拜託曰:「」怕我女長大不易,想寄個乾名與你撫養,老兄意下如何?姜員外也是膝下猶虛,一聽大喜,立刻收過來當乾女兒,取名為孟姜女,蓋鄉下人有一種迷信,如果怕孩子養不大,多認識幾個福氣沖天的寄父,閻王小鬼一瞧,後台一個比一個硬,本來想鎖拿歸案的,也姑且放過,此乃「後台學」在陰間的運用,不可不知也。
轉眼過了十五六年,嬴政先生忽然接到一道密告,說楚國有個姓萬的圖謀不軌,不禁大驚,乃下令江南一帶,凡是姓萬的,一律逮捕,嬴政先生真是個共產黨的幹法,寧可冤枉一萬,不肯漏網一個。這消息傳到蘇州,像投下原子炸殫一樣,哭聲震野,大亂特亂,萬杞粱先生在萬分緊急中從狗洞中爬出,落荒而逃,這一逃逃到了華亭地界.看見有一個花圈,便溜進去稍作休息。那正是孟家花園,孟姜女小姐正在池畔看魚,一不小心,把香扇掉到水裏,急的跺腳,連忙喊她的丫鬟,只聽撲通一聲,萬杞梁先生已跳下去撈上了啦。孟小姐對他由感生愛,相談之下,更由敬生憐,兩個人一見傾心,自由戀愛,老頭老太婆看萬先生也是一表人才,當下就答應二人的婚事。
事情就發生在洞花燭的那天晚上,賓客已退,更鼓已起,二人手攜著手,正耍共入羅帷,想不到公差臨門,把萬杞粱先生一把抓住,罵曰:「姓萬的.一律發配北邊,修築長城,你怎的在此偷享豔福?」孟員外夫婦哭曰:「賢婿,你到長城,今生難得會面,小女與妳生生分離,叫我們二老和女兒倚靠何人?」萬杞粱先生曰:「岳父不必悲傷,我們並未成婚,日後仍可再招佳婿。」言畢又對孟姜女曰:「小姐,幸而未成婚配,我去之後,妳可另嫁才郎,不要念我。」幹這種事的公差,天生的只會修理兼要錢,豈聽得過去兒女情話,索練一抖,牽拖而去,萬紀粱先生是一個文弱書生,帶著刑具,從江蘇到山海關,已經不成人形,到了山海關又要做苦工,更怎麼受得了乎?就一病不起,那時修長城的工人死亡很多,每天都有幾百幾千,誰還埋誰乎?死了的人就把屍首往長城裏一填,當作泥土用矣,萬杞粱先生自然也免不了這種命運。

【第二世】
孟姜女小姐自萬杞梁先生被捕之後,忽然得了一夢,夢見萬杞梁先生渾身是血,站立床前,喚曰:「小姐,我已身死,屍首葬在長域之內,好不苦也。」孟姜女霍然驚醒,放聲大哭,乃辭別父母,親往探夫。從松江北上,千里迢迢,秦朝時代,尚沒有汽車火車,全靠步行。一個孤女,帶著一個老家人,走了三四個月,好容易走到山海關,可是長城萬里,工人如蟻。她去那裏找丈夫乎?而且每天都有死亡,又有誰記得死的是誰,又埋葬何處乎?孟姜女哭哭啼啼,找了幾天,毫無結果。第七天晚上,又做了一夢,夢見萬杞粱先生告她曰:「小姐,我葬在第二城樓西邊三尺之處。」孟姜女還要問話,又霍然而醒。
第二天孟姜女備了香燭紙帛,按照著夢裏指示,找到第二城樓,嗚呼,長城有普通城垣的一倍高,普通城垣的二倍寬,磚也比普通磚為大為巨,以米湯麵漿灌砌,堅硬如鐵,順著山勢蜿蜓,雄壯偉麗,看不出竟包括著千千萬萬悲劇也。孟姜女就在城下設奠,俯地痛哭,這樣一連哭了三天三夜.哭的山海關悲雲慘霧.官民等人,齊來勸解,也勸不住,哭到第三天黃昏,只聽轟隆一聲,長城崩裂。萬杞梁先生的屍首赫然出現,雖然時隔半載,可是因北方苦寒,屍體沒有毀壞。
孟姜女小姐埋葬了丈夫之後,因她年輕貌美,又因哭夫的事轟動全城,當下有貪官趙祿先生要霸佔她為妻,否則就告她破壞國防工程,移送有關治安單位協助修理,孟姜女迫不得已,只好假裝答應,就在結婚大典上,以頭撞柱而亡。現在孟姜女廟還在山海關北約十里小毛山的山坡上,據說就是當年她自殺殉夫的地方。
第一世夫妻之後,第二世夫妻就是目前最熱悶的梁山伯祝英台
金童玉女第二次投胎為人,以贖他們在玉皇大帝面前一笑之罪。第二世夫妻的故事恐怕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矣。昨天老妻還不放心我的學問,戒我少信口雌簧,否則露出馬腳,豈不壞了一世英名?其實顧慮是多餘的,故事終是故事,不是考據,民間傳說者,你怎麼傅我怎麼說,沒有一定之譜也。「梁」片上演的情節,和通俗的說法大致相符,梁山伯先生是浙江會稽人,祝英台小姐是浙江上虞人,馬文才先生則是浙江鄞縣人。第一世是秦始皇時代,第二世已是東晉時代矣。祝英台小姐女扮男裝,往杭州遊學(等於現在的留學,早巳超過唸「子曰」的年齡),結識了典型的書呆子梁山伯先生,同學了三年,沒有破綻,但二人感情異常要好,祝英台先行離家,梁山伯大概要讀博士學位,於祝英台走了之後,又在書院苦唸了三年,這一下子不但沒有唸出「顏如玉」來,反而失掉了姣妻.經過漫長的兩年,祝英台早已許配給馬先生矣。
梁山伯先生並不是一聽說祝英台小姐不能嫁他,馬上就吐血而死,天下沒有那麼多應景的血可吐,而是他後來還當了一任鄞縣縣長,死在縣長任上,葬在城西,梁先生死了後的第二年,祝英台小姐才出嫁,綵舟經過墳前,忽然狂風大作,巨浪滔天,眼開要翻,船上的人一個個面無人色,祝小姐知道梁山伯陰魂不散.乃上岸哭祭,而這時候梁山伯的墳墓忽然裂開,竟雙雙埋葬。其他的故事,去看看電影,或去聽聽臺灣的歌仔戲,使可知道了矣。

【第三世】
話說唐德宗李適先生自即位以來,風不調雨不頓,國不泰民不安,朝中有一個大官郭三義先生,乃郭子儀先生的後代,夫人黃氏,十分賢惠,因見國事日非,乃退休告老,卜居浙江杭州。本來沒有孩子的,想不到一到杭州,竟老蚌生珠,生了一個男孩,取名郭建中,這位郭建中先生的前身,就是萬杞粱和梁山伯,再生到世,注定要做悲劇主角。郭三義先生年邁蒼蒼,忽然有了兒子,自然愛的要命,不到四歲,就送他上學,六歲時詩書五經,都能朗朗上口,八歲時已能作詩作賦,成了一位有名的神童。這樣一直到了二十歲,老頭眼看在世之日無多,急於要含飴弄孫,就開始為兒子物色妻子,可是媒人跑斷了門限,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沒有一家合適。有一天,父子二人,上山進香,一個老和尚向他們問訊,展開慧目,知道他是金童轉世,不能在陽世婚配,乃告郭老頭曰:「令郎生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乃是大富大貴之相,但有一事,大人如果見恕,貧僧方可直言。」郭老頭曰:「敬請指教。」老和尚曰:「令郎固屬異相,但鼻準不平,眉下有痕,不能主壽,如不嚴加管教,恐有意外之變。」父子二人大吃一驚,稱謝而去。
同在杭州城內,也有一戶告老退休人家,乃官拜翰林的王人和先生,夫人李氏,家境比郭家差得多啦,偏又惑不單行,王人和先生到了五十歲時,得病而亡,留下母女二人,十分孤苦。後來就在錢塘街上租了一間店面,開了一家胭脂店,專賣從日本美國走私來的化裝品,由女兒王月英小姐親自臨櫃,那時不比現在,現在到處都是女店員,而且一個個老氣橫秋,不堪入目。那時候風氣未開,一個妙齡少女竟站上了櫃台,用不了多久,王家胭脂店的聲名,已全城皆知矣,有那麼一天,郭建中先生在書房讀書讀的四肢無力,就拿了一把白扇,到街上遊玩,一走就走到了錢塘街,又一走就走到了王家胭脂店,神差鬼使,使他言見了王月英。王小姐是玉女轉世,自然三圍適度,漂亮非凡,把他看的目瞪口呆。就假裝要買胭脂,上前搭訕,於是乎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其中情節,凡是追過女孩子的朋友都有經驗初,用不著再說啦。反正下一個節目便是私訂終身,她非他不嫁,他非她不娶矣。
可是那年頭尚不是自由戀愛時代,兩個人私自往來,見面頂多不過眉目傳情,和趁沒人注意,說兩句調情的話,既不能又吻又摸,更是提心吊膽,嚇的要死。這樣過了很久,終於有那麼一天黃昏,郭先生又悄悄往訪王小姐,那時還沒有夜市,店門早已半掩,而老太太又串門去啦,這不是妙不可言是啥,郭先生一蹤而入,和王小姐擁抱在一起,演出電影鏡頭,郎有心妾有意,一切都沒有問題矣。想不到二人正要露一手的時候,忽然有人敲門,其聲如雷,原來是賣貨郎的毛鬍子來添貨啦,王小姐無可奈何,只好開門應付,本想三言兩語把他打發,偏偏毛鬍子天生厭物,囉囉嗦嗦。一會嫌這貨色不好,一會又嫌那價錢太貴,挑剔不停.據說那位毛鬍子是太白金星變化的,故意破壞他們的好事。嗚呼!不管他是不是太白金星,天下這種不知趣的厭物多矣,真是非痛打他五十大板,不能消心頭之恨也。
好容易把毛鬍子打發走,正要繼續努力,老太太卻適時回來,這就啥都別說啦。
家裏既然不行,郭建中先生和王月英小姐,乃改變策略,約定一天晚上,在杭州城外土地廟裏相會。屆時王老太婆對女兒曰:「我今天要到妳姨母家中走走,回來很晚.小心看守門戶。」王小姐聽了大喜,這真是天作之合,於是梳裝打扮,塗上口紅,穿上最漂亮的舶來品,鎖上大門,一個人悄悄出城,到了土地廟。土地廟是一個荒涼的庵祠,風打雨吹,神像已朽爛不堪,王月英跪下禱告曰:「神明在上,信女月英,只因和郭相公誓死相愛,約定佳期,務請保祐我們成為夫婦,他日定重修廟宇,再裝金身。」禱告已畢,獨坐台階,等候意中人出現,可是左等右等,連鬼影子都不見一個,等到三更時分,大風突起,月色無光,飛沙走石,狼哭鬼號,王月英嚇的渾身發抖,只好脫下一雙繡鞋,放在神台前面,傷心曰:「郭郎,郭郎,想不到你竟失約,好事多磨,恐怕後會無期矣。」說罷,踉踉蹌蹌,同到家裏,又羞又恨,即發起高燒,昏倒在床。
郭建中先生是不是黃了牛乎,當然沒有,偏偏那一天晚上他父親大宴賓客,介紹和父執輩認識,他是重要角色之一,自必須殷勒招待。一群老頭在筵席上發起酒瘋,整整鬧了四五個小時,把他急的滿頭大汗,好容易熬到三更,一群醉鬼告退,郭建中三步併作兩步,趕到土地廟,王月英已先一分鐘走了矣。郭建中在土地廟找了一會,找到了月英的繡鞋,拿到手裏,知道是自己誤約,不禁大慟。只聽喀嚓一聲,一根旗桿,被狂風吹斷,倒將下來:他急忙躲閃,卻已打中肩頭,跌倒在地,疼痛難忍,吐出幾口鮮血,不省人事。約摸半個時辰。
才悠悠轉醒,嘆曰:「小姐,小姐,是我誤事,累妳含羞而回,我真該死,是天罰我也。」低頭回家,也生起大病。
郭建中先生一病不打緊。老頭郭三義先生可急的跳腳,請醫、問神、吃藥、燒香,狼狽萬狀,過了半月,眼看不行啦,郭建中乃把父母請到床前曰:「孩兒恐怕不久人世矣,只因半年之前,結識一女,名喚王月英,二人私訂終身,約定土地廟相會,因侍宴去遲,她已先走,孩兒敗興回轉,不料行至途中,忽然得病,命在旦夕。」言畢雙眼一翻,氣絕而死。郭建中先生死後,陰魂不散,飄飄蕩蕩,逕去找王月英。王月英自土地廟回來,病情一直沉重,那一天正在迷迷糊糊,看見郭建中在雲端向她招手,大叫曰:「郭郎慢走,等我一步。」又對母親曰:「女兒今有金釵一支,折為兩段,一半留給母親,一半女兒帶走,以便死後和母親相會,作為憑證。」話剛說罷,即行斷氣。
女兒身死,丟下那個孤苦老太婆,何人奉養,下場如何,不得而知,但郭建中先生的父母卻是看破紅塵,雙雙出家修道,郭王二人陰魂在空中相遇,化為金童玉女,同升天堂,準備四次下凡,做第四世可憐夫妻。


【第四世】
話說北宋中葉,山西省洪洞縣豐榮村,有一個富翁王正道先生,夫人周氏。同村中又有一位員外錢士珍先生,夫人江氏。有一次兩個老頭在一起擺了一會龍門陣,王正道先生曰:「我太太已懷孕數月,不知是男是女?」錢士珍先生曰:「這到巧極,我太太也懷孕啦。我想與兄指腹為婚,他日果全是男孩,就結拜金蘭之好,如果全是女孩,就結拜義姐義妹,如果是一男一女,就成為夫婦,兄台意下如何?」錢士珍先生曰:「一言為定,駟馬難追。」到了十月懷胎期滿,王正道夫人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王士友,錢士珍夫人則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錢玉蓮。他們都是有錢的人,不比現在的公教人員,生了孩子就像生了債,自然笑口大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惑福,等到錢玉蓮長到八九歲時,錢老頭的夫人江女士忽然身亡,錢老頭悲哀萬分,自不在話下。王正道先生天天前來陪伴,可是再好的朋友不如再壤的老伴,何況錢家有的是錢,有錢的男人要想單身下去,雖在北宋時代,男女社交並不公開,也十分困難。現在女孩子們看準了一個有錢的男人,就親自下手,從前則是拜託媒人下手。無論是誰下手吧,反正到了後來,錢士珍先生終於娶了第二任太太。第二任太太王珊女士乃進得門來,最初幾個月,努力表演,頗得上下一致好評,幾個月過後,晚娘臉出籠,杷錢玉蓮小姐看成眼中之釘,瞞著錢老頭對她百般虐待,錢老頭怎能不知,可是脖子已經伸到索子裏,也無可奈何,只有嘆氣份兒,積鬱成疾,就在錢王蓮十八歲那一年,一命嗚呼,這一下子,王珊女士更凶焰萬丈,注定了非發生悲劇不可矣。
就在錢老頭一命嗚呼之後,王士友先生上京考試,當時的京城是河南開封,從洪洞到開封,要越過高插天際的太行山脈,路上辛苦,不用說啦,到了開封,但見三街六市,人煙稠密,好不熱闊,主僕二人就在招商店住下。住到第二天晚上,三更時分,忽然有人在外敲門,來者是一位年輕的少婦,一身縞素,生得如花似玉,好不漂亮。於是乎,一個萬人稱贊的「拒女私奔」的鏡頭隆重上演,這種鏡頭,乃過去讀書人日夜寤寐求之的,從前的知識份子和現代的留美科學博士一樣,潛意識裏都以為天下美女,沒有一個對他不傾心,沒有一個見了他不打算和他私奔,而也只在這個時候,才能表現自己的道德學問。王士友先生何能例外乎,經過一番唇舌,王先生拿出聖人嘴臉,那少婦知難而退,但他的這一點德行,已由小鬼上報天庭,在生死佈上給他記上大大的一功。因此之故,三場考罷,高中了頭名狀元。上殿朝見皇帝,當時的皇帝是宋真宗趙恆先生,一看王士友先生長相不錯,特降旨留他在京為官。他無可奈何。只好留下,就派案人先行回山西老家報信,其實早有探馬報了信矣,王員外夫婦一聽說兒子中了頭名狀元,比聽說兒子入了美國籍還要高興,因為高興過度的緣故,一口氣喘不上來,忽咚一聲,裁倒在地,竟一命嗚呼,於是柏揚先生順便奉勸一些老朋友,如果貴兒女拿了妳的紅包之錢,在美國得了馬似脫或打狗脫,成了復國建國的學者專家,或真的成了美國公民,千萬要少安勿燥,以免也步王員外後塵,連累老朋友為你組治喪委員會也。
王士友先生在朝正在當官、忽然接到噩耗,父母身故,次日上朝,奏報皇帝,趙恆先生曰:「你父母雙亡,朕心甚憫,命你回鄉料理喪事,安葬已畢,剋日回京,另建狀元府與你守孝。」王士友先生乃星夜趕回山西原籍,身穿麻衣,守孝一月,因有君命在身,不能多停,臨回京時寫了一封信給他的未婚妻錢王蓮小姐,信上說,等他三年孝服期滿.再回鄉完婚。
錢王二家本是同村,錢玉蓮小姐很早就知道王士友先生回來奔喪,心中暗喜.以為他可以把她迎娶過去矣,誰曉得左盼右盼,盼了一個多月,音信全無,再一打聽,王先生已擺駕走了矣。王先生那一封信也始終沒有到她手裏,一則那個時代,女孩子一輩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可能和外界直接通訊。二則錢小姐的繼母王珊女士已有週密計劃,耍拔去錢小姐這個眼中釘,信經過王女士之手,自然撕的粉碎,錢小姐就更苦更絕望了也。
王珊女士自從丈夫錢士珍先生死後,不嫁吧,難守空幃,嫁吧,又捨不得錢家的莫大家產,乃生出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和鄰居一個遊手好閒的傢伙胡毛毛先生勾搭成奸,密來暗往,好不高興。她們採取的政策是,對錢王蓮小姐百般虐待,教她受不下去時,自盡死亡。嗚呼,如換了現代的女孩子,早已一狀告到法院.或是和男朋友一走了之矣。可是北宋年間.前妻的兒女,只有受苦的一條路,小小年紀,遭到非人待遇,一切都按預定進度發展,最後一次打罵之後,錢玉蓮半夜跑到江邊,跪在地上禱告曰:「父母在上,陰靈有知,前來接你女兒。」又祝曰:「士友郎君,姻緣本是前定,你在京城,怎知我的苦楚也。」言畢,抱著一塊石頭,投江而死。
且說在開封當官的王士友先生,有一天早朝回府,忽然迎面撲來一陣陰風,陰風中隱隱約約,一個女孩子向他招手,不禁打了一個寒戰,回府之後,躺到床上昏迷不醒,又見那女孩前來哭曰:「我是你妻錢玉蓮,被繼母奸夫逼迫,投江而死,屍首在十棵柳樹下,求夫君為我伸冤。」以後的情節可以想像得出來矣,皇帝先生派他為欽差大臣,回山西專查此案,王士友先生到了洪洞縣,會同當地軍警法院以及各有關治安機關,一直找到十棵柳樹,果然看見錢王蓮小姐的屍首,面色如生。身上全是鞭傷烙痕,懷中還揣著婚書和絕命書,王士友先生下令把繼母奸夫抓了過來,修理了一頓,然後斬首示眾,終於為未婚妻報了大仇。可是王士友先生因思念過度,愧恨交加,也一病不起。
這是金童玉女的第四世,也是最可憐的一世,一對心裏愛得奇緊的男女,一生竟連一面都未見過,玉皇大帝未免太狼毒了一點了也。


【第五世】
金童玉女第四世生在北宋,第五世則到了明初,大概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耽誤了時間也。這一世的佳話,在黃河流域諸省,相當流傳,甚至比孟姜女、梁山伯還要出名,河南梆子戲裏便有整本的「秦雪梅吊孝」,能把觀眾看的淚流滿面,搥胸打跌。原來明朝初年。有一位太師秦童先生,夫人汪氏。戶部侍郎(類似現在內政部次長)商榮先生,夫人孫氏。秦童先生生有一女秦雪梅小姐,商榮先生生有一子商琳先生。用不著說明,讀者先生一定知道他們就是那倒霉的金董玉女了矣。秦太師和商大人,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割下彩衫為證,將秦雪梅許配給商琳,為的是商家財富嚇人,不但有數不完的美鈔,還有數不完的黃金,這種親戚,非弄得滿朝文武都出頭證明,便有拴不住的危險。
想不到新皇帝登極,老傢伙們統統退休,秦商二家都是浙江杭州人氏,秦家住在北門,商家住在太平街,相隔只五里之遙。顧了舟車同家,安享餘年。可是商家運氣不好,數年之中,連遭幾次大火,所有的美鈔黃金,以及巴西的橡園,美國的農場,統通賠光,成了個一貧如洗。那時沒有什麼義務教育,商琳只好輟學在家,商老頭乃想曰:「秦太師是琳兒的岳父,何不送到他府上讀書,強似在家挨餓受凍也。」主意既定,父子二人,前往投奔,這場岳婿會真使天下所有的窮人都得吃巴拉松,秦太師眼看商家父子衣服襤褸,知道沒啥前途,虛情假意了一番,商老頭吞吞吐吐表示要商琳在他家寄食攻讀,秦童先生心中老大不快乃曰:「你兒子在我這裏沒關係啦,不過為了不傷我們之間的感情,須答應三事,一是你兒子在我這裏讀書,伙食費由你負擔。二是如果不受教訓,立刻趕走。三是不可對外言及是我的女婿。」商老頭聽了,大怒曰:「當初你當著滿朝文武和我商家結親,何等誠懇,如今難得你說出這話。」秦太師曰:「我現在也是誠懇的很呀,年兄如果覺得有礙,盡可回府去也。」正在吵鬧,後堂汪氏夫人得知,乃把秦太師喚了進去,訓之曰:「當初把女兒許配商家,你你作主,如果他家變窮,竟不相認,天下那有如此禽獸之人,你若不留下女婿,我就代他伸冤,到京城告上一狀。」秦太師曰:「夫人有所不知,我秦某頂天立地,鐵肩擔道義,豈是嫌貧愛富之人,只因商琳長的鬼頭鬼腦,不像人形,恐耽誤女兒終身。」汪氏曰:「你那一套,我全懂得,別耍花樣。」秦太師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從此商琳就在秦府讀書,不過秦太師老謀深算.豈肯罷休,他為商琳請了一位伴讀──名義上是伴讀,實際上的任務是專門引誘商琳去遊玩荒唐,商琳那一年也下過十八九歲,正是貪玩年齡,怎能不跟著亂跑。嗚呼,一個是有計劃的按排陷阱,一個是茫然無知的忠厚孩子,他還以為遇到知已的朋友哩。這消息終於傳到汪夫人耳朵,和秦雪梅小姐說了,母女二人心如火焚,秦小姐就決定自抱奮勇去書房親自規勸。糟啦,她不規勸,倒還罷了,她一規勸,規勸出麻煩來矣。
話說秦雪梅小姐悄悄前往書房探訪她的未婚夫,若是換了現在,以丞相女兒之尊,留學美法德日,一定各色花樣都懂,說不定人未到聲先到,早喊一聲「打鈴」了矣。可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秦雪梅到了書房一看,一個人影都沒有,乃坐到書案之前,隨手翻了一下案頭書籍,幸虧沒有倚夢閒話之類的不正經大作,而都挺英文的焉,法文的焉,日文的焉,尤其完全是理工方面巨著的焉,芳心暗暗歡喜,又翻看了幾篇文章,亦復字字珠璣,就更樂不可支,這一下子終身有靠了也。
秦雪梅正在看的津津有味,不防商琳先生從背後駕到,一個是美貌佳人,一個是讀書公子,二人又有夫妻名份,三言兩語,就談的非常投機。然後又聊聊學問,更是又敬又愛。再然後眉目傳情,公子固神魂出竅,佳人也櫻口咬巾。於是乎.恰到好處,秦太師破門而入,這一下子天老爺幫了他的忙,商琳劣跡昭彰,再也無法抵賴了矣。秦太師跳高曰:「好一個人面獸心的小畜生,以怨報德,引誘相門之女。此時還不滾蛋,更待何時?從此親事一刀兩斷,再不許登我家門,否則打斷狗腿,無謂言之不預也。」秦雪梅小姐一見父親進來,早拔腿而逃,剩下商琳先生,又羞又愧,又氣又惱,只好背起小小行李,徒步回家,遂中想起辜負父母養育之恩,心如刀割,一陣昏眩,死在自己大門之外。
商琳先生死後,天下最高興的莫過於秦太師秦童先生矣,可是秦雪梅小姐卻哭曰:「商公子,分明是我害死了你。我仍雖未成婚,但妳是我夫主,為妻的要前去焚化紙帛,以盡寸心。」好啦,未婚妻祭弔未婚夫,自盤古立天地都沒有聽說過,秦府內免不了又是一番大鬧,把秦太師鬧的天昏地暗,只好答應女兒前去,但約法三章,一曰不許穿孝,二曰不許哭出聲音,三曰由母親同去,快去快回。秦雪梅小姐胸有成竹,當然一一答應不誤。到了商家,秦小姐當堂脫下紅衫,露出孝服,抱著商琳的屍首哭的死去活來。嗚呼,這乃是「秦雪梅弔孝」的高潮,秦小姐邊哭邊述,真是一字一淚,梆子戲唱到這裏,戲院裏能哭成一片。
秦雪梅祭吊一畢,便對母親曰:「女兒今日已到商家,情願守節終身,不願回去了矣。」汪夫人慌了手腳曰:「我兒不肯回去,叫為娘有何言語,對妳父講?」秦雪梅曰:「那麼母親就在我家居住,粗茶淡飯,總是有的。」把汪夫人氣的發昏。到了七七出殯,合家痛哭,秦雪梅小姐乘人不備,對靈牌一頭撞去,血流如注,一命歸天。
【第六世】
到了明朝中葉,洛陽地方
有一個秀才韋懋先生,夫人陸氏,二人廣行善事.直到晚年,方得一子,取名韋燕春,小家庭倒也過的其樂融融,想不到韋老頭到了六十三歲那一年,害了一場最時髦的癌症,躺床不起,自知不久人世,乃把陸氏喚到床前曰:「」太平莊上張秉德,是我知友,為人疏財仗義,日後妳們母子,萬一度日艱難,不妨前去請他週濟。言畢瞑目。
自韋秀才死後,生活一天一天困難,有一天,陸女士想到丈夫臨終遺言,便帶了燕春,前往太平莊投奔張秉德生,張先生一看陸氏母子一身孝服,大吃一驚,等到說明源委,不覺掉下淚來,嗚呼,如換了孔孟學會會員,恐怕早就曰:「我要出席一個會。」鞠躬而溜之矣,張秉德先生然然不是會員。也沒有作書鼓吹鐵肩擔道義,但他答曰:「大嫂只管放心,我和韋兄不是外人,你們母子,倘有不時之需,都由我負責,嫂嫂先請拿回五十兩紋銀,燕春可留在我家墊房讀書。」五十兩紋銀在明朝中葉的購買力可以和現在五千元美金相等。不要說陸氏母子喜不自勝,便是柏楊先生寫到這裏,都喜不自勝也。
從此韋燕春就在張家家墊攻讀,讀的無非是英文理化當行課程。他白天學,晚上回家。有一天下學之後,天色還早,幾個同學到野外遊玩,玩了半天,同伴陸續走掉,只剩下韋燕春一人,一直找到天黑,都找不到歸途,這才知道因貪玩之故,迷失了方向,不覺發慌,心想這一次非被老虎吃掉不可矣。正在又怕又急,只見東南角上,有一道紅光,原來是一個古廟,廟裏一個人都沒有,韋燕春悄悄走過天井,只見大殿之上,坐著一個老和尚,正在唸經,他上前施一禮曰:「學生迷失路途,敬請收留。」老和尚含笑起立,領他走到後面廊房,端出幾樣菜蔬,看燕春吃了,嘆曰:「阿彌陀佛,生生死死,都是一定,貧僧雖然得知,卻也無法。」韋燕春問曰:「老和尚,你唧唧噥噥說些啥?」老和尚曰:「公子,回去好好唸書,他日長大,好作國家棟樑之材。但我囑咐三事於你,你應稟告你母,可助你渡過難關。第一、遇黑即止,晚上不可出來。第二、遇橋即止,不可經過橋下。第三、遇女即至,婚婚事要母親作主,自己不到二十歲,不可和人自由戀愛。」燕春曰:「謹遵教誨,但不知此地距我家多遠?」老和尚曰:「現在更深,不必多問,明天早上,再送你回去。」燕春大喜,,上了蒲團,呼呼大睡。老和尚嘆曰:「此子來歷不凡,著實可憐,我若渡他升天,免受淹斃之苦,又怕玉皇大帝不容.只好仍途他回家他。」
第二天早上,二人醒來,老和尚善心不死,又囑咐曰:「昨晚之言,切記切記。」燕春自然滿口答應,二人走了一段,老和尚曰:「哎喲,妳身後有虎!」燕春急忙回身,老和尚已經不見,再仔細一看,已到了自己家門。
又過了幾天,老師同家,學墊放假,韋燕春先生閒來無事,到郊外遊玩,時正深秋,份外涼爽,他信步走到一個山披。只見一隻麋鹿被一個獵人趕的狂奔逃命,一直跑到韋燕春跟前,伏在地下,悲慘號叫,韋燕春曰:「旁邊有一座短牆,你且躲在短牆之內,待我救你。」那麋鹿點了三點頭,乃躲到短牆之後,一會功夫,獵人已至,問曰:「公子,可看見一頭麋鹿,順這條路上逃走?」韋燕春曰:「看是看見啦,想你年輕力壯。可作很多經營,何必打獵殺生?」獵人曰:「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李修,並非幹這一行,乃是家母有病,想喝鹿奶,只要捉住擠些奶去,如果要打死牠,早就打死牠了矣。」韋燕春曰:「原來你是孝子。」乃喚曰:「麋鹿麋鹿,你若是個母鹿,就走出來,給他點乳去,醫治老母之病。」那棨鹿像是通靈一樣,跳了出來,任憑獵人取乳。
這一件好事作過之後,轉眼秋去冬來,冬去春至,到了第二年清明節日,韋燕春備了花帛香紙,到父親墓前致祭,郊外男男女女,或身著重孝,或哀容滿面,手提紙錠,紛紛上墳,忽然間從路那邊來了一位老頭,身後跟著一位二八姣娘,該姣娘三圍又好,面龐又美,簡直漂亮的不像話,只聽花拉一聲,原來韋燕春看的呆啦,雙手一鬆,所有的東西撤了一地。
那姣娘是何許人乎,乃孟姜女、祝英台以及秦雪梅轉世投胎,第六世玉女賈玉珍小姐是也,賈小姐父親賈敬文先生是洛陽賈家村人氏,膝下僅此一女,愛若掌上明珠,一心一意要想給她選一個像柏楊先生這樣的好人作女婿。以便養老送終,顯親揚名。所以雖是一個女孩子,卻是四書五經,數學理化,無一不讀,老兩口再也想不到她會去自由戀愛。嗚呼,金童見了玉女,好像頑鐵見了吸鐵石,馬上吸將起來,那時男女社交雖不公開,不能上前哈囉一番曰:「小姐是那個學校?」但妳既看我順眼,我看妳也順眼,雖有吃人的禮教,也攔不住神聖的愛情,於是乎,終於發展到有那麼一天,二人約定藍橋相會。那時如果有咖啡館或旅館,便不會發生慘劇矣。到了那一天,韋燕春先生向母親撤了一個謊,來到藍橋,藍橋是一個陸橋,橋下是一條枯乾的河溝,平常無水,路靜人稀,真是情侶們顛三倒四的好塊方,他就坐在橋下等候。
一直等到三更時份,忽然大雨傾盆,剎那間只聽得上游萬馬奔騰,波浪滔天,山洪暴發,大水洶湧而至,韋燕春躲避不及,竟被淹死,臨死時雙手抱著橋柱,不肯放鬆。而賈玉珍小姐怎麼搞的乎?她在閨房之中也心如火焚.好容易等到雨停,踏著泥濘,尋往藍橋,卻人跡不見,心中又驚又疑,走到橋邊往下一望,看見有人在下抱著橋柱,乃喚曰:「韋郎,韋郎,我來了也。」不見答應,走到跟前,定眼一瞧,只見他面色蒼白,七孔流血,已死去多時矣,賈小姐抱屍哭曰:「是我赴約來遲,害你喪生。」乃解下衣帶,就在橋頭自縊。這已是第六世不得結為夫妻矣。
【第七世】
金童玉女,從秦始皇時投生起,一直投生到明朝中葉,差不多拖了兩千年之久,兩千年之久頂多只能用眼睛乾望一番,而不能成為夫婦,真是氣死人也。第七世夫妻出現在明末清初,只因天下大亂,有一位李自心先生,夫人楊氏,逃難到江蘇省金壇縣,就在新河鎮落戶,距新河鎮半里有一座山,名叫孤鶩山,上有八節長春之草,四時不謝之花,李自心先生初到該處,人生地疏,十分寂寞,就天天遊山玩景,打發時間。有一天信步走到孤鶩山,山峰好像一隻巨鶩,山下有一石碑,石碑上寫的明白,山峰上本來是兩個鶩的,某年某月飛去一鶩,只剩下一個,所以才叫孤鶩,乃當地名勝。李先生左顧右盼,甚覺心曠神怡,循著山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個山洞,有一群烏鴉喜鵲,飛繞洞口,哇啦哇啦乾叫,李自心先生心裏想曰:「此處不是人跡罕到之處,飛鳥盤旋不去,必有緣故,讓我進去瞧瞧。」進得洞來一看,裏面躺著一個嬰兒,在那裏呼呼大睡哩,急忙抱起,只見懷裏有一張紙條,上寫曰:「罪婦張氏,因遺腹生子。不能見諒夫族,無奈拋棄山間,如蒙仁人君子攜回撫養,當結草啣環,以報大德。」
這個棄兒就是藍橋淹死的韋燕春轉生,李自心先生把他抱回後,起名李奎元,顧了一位乳母細心撫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有話即長,無話就短,轉眼李奎元己長大成人矣,有一天,楊氏對他曰:「兒呀,為娘有話,要對你說,你父本是山東人氏,只因闖王造反,逃難到此,如今快二十年矣,而天下仍是大亂,我們年紀已老,生前恐難見太平盛世,你母舅無後,他日也要你養老送終。」李奎元曰:「母舅名字叫啥,現在何處?」楊氏曰:「他叫楊硯卿,大概仍在洛陽教書。」李奎元曰:「既然如此,待我去洛陽接他來金壇和我們同住,豈不甚好。」楊氏大喜。
李奎元先生到洛陽找楊硯卿,洛陽乃有名古都,人口千萬,誰會知道一個無名小卒乎?打聽了兩月之久,也沒有打聽出啥名堂,有一天李奎元先生用罷早飯,照例出門,走到一條街口,見牆上貼著一張大大的佈告,寫著十個大字:曰「奉旨彩樓相婿,拋球擇配。」原來洛陽王家灘,有一位劉家政先生,做過明朝宰相,生有一女,名叫劉瑞蓮,長的沈魚落雁,閉花羞月,詩詞歌賦,以及英美法日,各國之文,無一不通。可是,也正因為才貌雙全,越是難於找到如意丈夫,一拖便是幾年,劉老頭便和夫人商議曰:「若將女兒隨便婚配,豈不誤了她的終身。依我之見,不如蓋一座綵樓,求天作主,夫人意下如何?」這種擇婿的辦法真是混蛋加三級,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綵褸拋球這回事,考古學家真應該拚老命考據一番,何以民間盡都是些有關綵樓亂拋繡球的傅說耶?像王寶釧小姐,便是因一球打中了薛平貴先生而名垂千古,大概可憐的小民自造奇想,用以過過和千金小姐結婚的癮也。
到了拋綵球的那一天,李奎元先生也去啦,只見那綵樓高有數丈,兩旁各築一個小門,當中著供聖旨,樓角有兩個龍鳳鴛鴦旗,迎風招展,氣象萬千,台下還有很多三作牌,維持會場秩序,蓋綵球拋將下來。被打中的當然如醉如狂,可是沒有打中的人,心中不平,會一擁而上,大搶特搶。嗚呼,那時的人如果有現代塗改愛國獎券的腦筋便不必動武了矣,事先打聽清楚,弄個假綵球揣到懷裏,打中則罷,打不中則掏將出來,硬說打中,鬧他一鬧,即令娶不了小姐,依目前最流行的折衷主義,官司打將起來,娶一個相府的丫頭,總是沒有問題也。
閒言不提,且說台下人山人海,喧聲沸騰,到了中午,只聽三聲炮響,一位千嬌百媚的小姐,在前呼後擁中,上了綵樓。向聖旨拈香叩拜已畢,有個官員來到台前對眾言曰:「爾等士子聽了,今有劉大人小姐劉瑞蓮,奉旨擇配。條例具在,請看明白,凡已結過婚的,快快退出,否則立打四十大板,留過外洋的朋友可站第一排,進過大學的朋友可站第二排,高中高職畢過業的朋友請站稍後,初中和國民學校程度的朋友,請站兩旁。」言罷,台下亂了一陣,退出的退出,沒有退出的,各就各的位置。隔了一會,劉小姐起立,手捧綵球,暗中禱告曰:「信女劉瑞蓮,只為婚姻大事,懇求神明作主。」禱告已畢,站在台前,就要拋球,台下像滾水潑老鼠般亂鬧起來,劉小姐定一下神,向空中一扔,繡球左飄右蕩,不偏不倚,打中了第七世男主角李奎元。
劉老頭見李奎元先生一表人才,詢問家事,十分歡喜,擺駕回府,府中早已張燈結彩,鑼鼓喧天,好不熱鬧,當下劉老頭吩咐把姑爺留在西廂安歇,住了三朝期滿,選定黃道吉日,舉行結婚典禮。這其中過節,用不著細表了矣。反正是到了那一天,夜深人靜,入了洞房,紅燭高燒,羅帳低垂。嗚呼,新式夫婦,雙方已經互相了解的不像話,再來個形式,有啥可喜的乎?只有舊式夫婦,若柏楊先生和柏楊夫人想當年結婚之時,雖然風氣已開,但也不過遙遙見過兩面,遠遠吹過口哨而已,一旦成了夫妻,那股妙勁,現在搞自由戀愛的年輕朋友們,想都想不到也。
過了三更半夜,新郎新娘,含情脈脈,正要寬衣解帶,效魚水之歡,啊呀不好,見紅光沖天,大火逼門,原來那些沒有被打中的小伙子,聽說中球的竟是一個外鄉人,肺部要氣炸啦,乃約定入洞房的那一天放火去燒相府,以洩不平,這種主意到底是流氓出的,仰是太白金星在暗中搗的鬼,考據家沒有交代,我們也不必亂猜,反正是一把大火的結果,劉老頭夫婦,劉瑞蓮小姐,李奎元先生,統通死在火窟。等消防隊將火撲滅,在一片瓦礫焦土中尋畚找,只見新婚夫妻衣裳未脫,緊緊抱在一起。至於那些放火的太保不良少年,他們的爸爸都是甚大的官崽之故,況且事主已死,以今測古,當然沒事。
李奎元劉瑞蓮死後,陰魂仍化為金童玉女,升天見玉皇大帝復命,輕過兩千年的奇怪苦難,終於了結一樁公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