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隍爺出巡的隊伍中,有一群最為突出、色彩最為鮮明的八人團隊,就是八家將。八家將的工作主要是在城隍爺出巡的時候,協助城隍爺來緝拿妖魔、捕捉鬼怪,就像是現在的警察一般。因此在有些城隍廟旁都有專為這些家將所設的廟,如霞海城隍廟前的家將廟,嘉義城隍廟旁的什家將廟等等。
八家將的起源大致上有下面的五種說法:
(1)上界大洞天君下凡,轉世作為五福大帝的都將。
(2)五福大帝所收降的海盜 。
(3)大戶人家的家丁或清代縣衙巡撫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
(4)地藏王菩薩的部將 。
(5)城隍十二爺的脫胎或所收服的山賊 。
所謂「八家將」基本上的成員是指甘、柳、范、謝四爺合稱為「四將」;春、夏、秋、冬四神合稱為「四季神」,加起來就合稱為「八將」,但亦有非 8人成陣的,例如有 6人、 8人、10人、12人成陣的,甚至為壯聲勢亦有16人、32人成陣,此種陣頭則常稱「什家將」,但其主要家將仍為前述 8位。而組織結構較為完整的為13人陣,即:
(1)什役(2)文差(3)武差(4)甘爺(5)柳爺(6)謝爺(7)范爺 
(8)春神(9)夏神(10)秋神 (11)冬神 (12)文判 (13)武判。
他們的發令程序大致是: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范謝捉拿---甘柳刑罰---四神拷問---文判錄供---武判押犯。
八家將的裝扮大致是頭戴盔帽,身穿戲袍(外手在肩上,內手在腋下),腳著草鞋(套襪、繫鈴),外手執扇(黑、白、紅、花皆有)、內手拿法器,再配上一個五顏六色的大花臉(事實上臉譜的畫法有典故和儀制定規),這就是他們常見的模樣。操演之前的家將,都需先行化裝,即所謂「開面」,開面之後就不可以吃葷,也不能隨意交談、說笑,以免遭神譴。當陣勢排開以後,也就是操演開始,所有成員都搖頭晃腦、瞠目怒視,左右擺動、威風凜凜。這時特別忌諱「閒雜人等」亂竄接近,尤其更嚴禁婦女從中穿過。
實際上八家將操演的主要內容是擒拿罪犯,因此有攻擊、有圍捕,行進時必走「虎步」(即八字步),擺動雙臂和法器,以製造威勢、壯大陣容,產生震嚇之功;法器包括:令牌、魚枷、蛇棒、戒棍、火盆、木桶、鋸刀、法扇、黑旗、瓜錘等;至於圍捕陣法則有「踏四門」、「走七星」和「八卦陣」等

在許多廟宇,其中包含了城隍爺的平安符,一般都是放在廟宇裡讓信徒自行取用保平安,或者是城隍爺出巡時也會貼上靈符,保佑出巡過程中一切平安。不同的廟宇符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是上面都會有該廟的廟宇名稱和神的名字,並在上面蓋上神明的大印,至於平安符的詳細說明,我找了一篇說明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
何謂符咒
藉著特定文字、符號、圖案、口訣、指訣等方式,求助神佛的力量來化解及減輕事端或護估人民。
符咒自流傳至今已超過千年的歷史,倘若符咒無效用或不存,應該早就被淘汰了,至於符咒是否靈驗,只要人心存正念,在不害人以利己的前提下,自會發揮其功效。但要認清是,符咒不是唯一也不是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靠自身的努力及正確的判斷才是明智之舉。
符:用來書寫的紙。
令:發號施令。
符令:藉文字、符號或圖案的符紙,發號施令來為人民祈福或解厄。
符咒:晝符下筆時必須邊晝邊念咒語。
咒語種類:請神咒、敕紙咒、敕水咒、敕墨咒、敕硯咒、敕筆咒、取筆咒、下筆咒、敕符咒、收符咒、符膽咒、送神咒。由於派別不同,所以咒語內容與念咒時機會有所差別。
符的架構
符頭: 又稱「點三清」,是一道符最先開筆之處,點三清前要唸「下筆咒」。
主事符神: 用此符時,要請祂降臨的神,視不同用途,所請的主事符神也不同。
符腹:解釋這道符的用途,例如避邪、鎮宅或是求財。
符腳:也是使符咒生效的要素之一,下筆時要唸咒語。
符膽:代表這張符咒的「命令」,像一方印鑑,下筆時也是要唸咒語。
常用符類
鎮宅滅鬼符:
若居家不安寧,恐有鬼邪作崇時所用之符,可用五雷押煞符、火神除鬼符、姜太公鎮宅符。
收煞破邪符:
凡人事物沖犯煞氣邪神,而不安時所用,依所沖之煞氣種類不同,選擇適用之符,如清淨符。
保身平安符:
保自身平安,不受邪氣干擾,尤其常出門在外的人最常使用。
符咒的使用
配戴:使用者帶著身上,用以保平安避邪、祈福有平安符、護身符、吉利符避邪符。
鎮貼:將符令貼於門上,貼於屋樑上或貼於廚房等,常見的有平安符、鎮宅符、太歲符。
化飲:符性為陰性時,將符化於碗中,再沖入熱開水飲用。
噴灑、洗濯:將符化於水盆中,之後用手沾之噴灑於屋內外或特定處或用以清洗身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人 的頭像
    超人

    澎湖玉皇殿-東港迎王的部落格

    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