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之美 / 海積地形
所謂海積地形是指海浪對海岸進行侵蝕之外,還把侵蝕造成的岩屑運到適當的地方,堆積而形成的。澎湖四周的波浪和海流不斷地沖擊海岸進行侵蝕,並且把侵蝕後崩碎的岩屑搬運到適當地方再堆積下來,於是形成海積地形,常見的有海灘、沙洲、沙嘴和陸連島等。
海灘
海灘可分礫灘及沙灘,沙灘的沙是由碎屑的珊瑚、貝殼、和有孔蟲殼及少量的石英砂、玄武岩碎屑…等組成。
在本島的蒔裡海水浴場、山水沙灘、林投公園的沙灘,吉貝島的沙灘、望安天台山綿延至東安村沙灘(目前已劃為綠蠵龜產卵棲地的保護區),最為美麗。將軍嶼、東嶼坪,東吉嶼、西吉嶼也有美麗的沙灘,每到盛夏時節,在澎湖這種潔白的沙灘與蔚藍的天空,形成海天一色的秀麗風景最讓旅客們流連忘返。
沙洲
凡是以沙為主的沈積物在水底逐漸堆高,以至露出水面的地形稱為沙洲;澎湖最大的沙洲屬險礁嶼,整個島都是由海沙堆積而成,其次鳥嶼外海也正有兩處新生的沙洲,大倉嶼南面至馬公重光里的海域,除浪洞嶼外,尚有大小不等的沈水、沙洲。
沙嘴
沙嘴也是沙洲的一種型態,多由沿岸流域海浪搬運泥沙,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轉折處沈積,形成一列高出海面的狹脊,一端與海岬或沙灘相連,另一端則伸入海中。常成釣狀(弧形開口向陸地),或反釣狀(弧形開口向外海)。澎湖地區可見的沙嘴如下:
1.吉貝島西南岸:長度700公尺,是澎湖最美的沙嘴,受築港影響,形態與大小略改變中。
2.青螺虎頭山西岸:長度150公尺,成釣狀,屬灣頭沙嘴。
3.講美西南岸:長度50公尺,成釣狀,漲退潮間大小相差很大。
4.後寮碼頭西岸:長度400公尺,屬棲底沙嘴,漲潮時沒入海面下。
潮間帶之美 / 潮間帶環境
適位於黑潮支流與中國沿岸冷流交匯處,溫、冷水性魚類族群常洄游至此,為台灣近海主要漁場之一。風景區內陸域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度達320公里;若以單位面積海岸線長度與台灣本島比較為台灣本島之120倍。錯綜複雜的海岸線形成大小不同、底質各異的潮間帶,為台灣地區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區之一。
潮間帶指大潮平均高潮位至大潮平均低潮位間的區域。在潮間帶環境中,許多物理、化學因子的作用都同時發生,每個生物體皆被其他動、植物所包圍,彼此互相影響。潮間帶各個組成份子互相協調的結果,即產生生物群聚現象。所謂生物群聚(Biotic community),就是指生態系內生命的組合,亦即各種族群聚集生於某一特定區域或棲所內。相鄰的生物群聚有時界限分明,有時卻逐漸混合一起。一個生物群聚形成後,其所持續之時間長短不同;整個生物群聚的消滅多由地震、火山爆發等意外災難所致,群聚內部則因應自然環境的變動或組成份子的消長,而呈有規律或無規律的變化。
澎湖地區潮差約3公尺,因此潮間帶的寬廣會隨著各海濱地形的變化而有不同,如在桶盤其潮間帶極淺、在後寮則極寬廣。
廟宇古蹟之美 / 人文資產
澎湖的人文資產在生態環境、漢人文化與歷史因素交互影響下形成特殊的面貌。澎湖的宗教活動極為頻繁,在九十七個村里中,廣佈大小寺廟165餘座;聚落中用以鎮邪除煞的五營、石敢當、山海鎮等避邪之物星羅棋佈隨處可見。同時,年代久遠之寺廟如天后宮、武聖廟、城隍廟、觀音亭、保安宮,清代澎湖商人團體的會館如水仙宮、銅山宮、提標館等,更是歷史保存價值的重要據點。
根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早在五千年前到四千年前左右,澎湖本島和其他小島上,至少存在「粗繩紋陶文化」、「細繩紋陶文化」、「素面紅灰陶文化」等幾個文化,證實文化遺產之淵源,同時也說明本地與台灣西南海岸所發現的史前文化有密切關係。
天后宮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據史家考證,澎湖的媽祖信仰早在南宋時期即已出現,往來澎湖與大陸間的移民,將媽祖奉為有效的保護神。明朝萬曆二十年(西元1592年),可以確定澎湖已建有「媽祖廟」,作為居民的信仰中心。舊有的媽祖廟在遭荷蘭人燒毀之後,康熙年間(西元1664年左右),重新修建呈現存式樣的媽祖宮。由於澎湖自然環境的影響,媽祖宮迭經整修,例如在清代時至少經過五次重修,日據50年間曾重修兩次。澎湖中的主島大山嶼,便因建有「媽祖宮」而得名「媽宮」,縱然日人在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將媽宮改稱為馬公,光復後行政區域名稱沿用日人稱呼,澎湖依舊以「媽宮」來指稱馬公市。
近年來,天后宮被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但是,除了被動的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信眾、觀光客到此進香、觀光之外,天后宮的執事們依然保持充沛的活動力,舉行盛大的「媽祖出巡海域繞境」儀典。這樣的活動,使傳統信仰與古蹟密切的結合,在廣泛的聯結全澎湖各村里等廟中執事人員、漁民、信徒等參與其事,歷史文化因此真實的存在,古蹟也有了其存在的價值。
觀音亭
觀音亭寺內主祀南海觀音菩薩,肅穆清幽,極具賞遊價值。近岸海域,可作帆船、沙灘戲水、遊艇渡輪、內海海釣等多項活動,人潮熙嚷的天然海水浴場,傍晚時分,更是欣賞落霞景色之最佳地點。
順承門
順承門位居新復路及金龍路交叉口附近,明列二級古蹟。馬公市舊名媽宮城,外圍原有朝陽門、敘門、順承門、拱辰門及小西門、小南門等六大城門以守護之姿連線環繞,順承門是現今碩果僅存的一座。城門四周古榕纏繞,門上有譙樓(即敵樓)一座,曾謠傳有施琅部將在此陰魂不去。夕陽西斜時,疏影斜枝交織成一方空靈清麗的畫景,令人愈發思古幽情。
孔廟
澎湖孔廟前身即是文石書院,文石書院是澎湖最早的文化傳播地,位於馬公市東郊,是清乾隆三十一年,第十八任澎湖通判胡建偉所創建。文石書院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西元1766年),本為澎湖第十八任通判胡建偉所倡建,澎湖產之文石,喻意書院作育英才如石紋之五彩繽紛,故名「文石書院」。
到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日人佔據澎湖後,地方人士為保存民族固有文化,將書院改為「孔子廟」。民國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先總統 蔣公蒞臨澎湖巡視,鑒於孔子廟的年久失修,諭飭整建,唯民國五十二年修建後,已失舊有歷史風貌,僅存魁星樓政府珍視文物,加以保留,然而年代已久,損圯嚴重,縣府乃於民國六十六年依照原形,撥專款重建,以存古蹟,所以成為文石書院中唯一完整的建物可供追古思幽。
孔廟歷經三十餘年來,因強風鹼雨侵蝕,及颱風豪雨沖刷使屋瓦斷裂,致孔廟主體鋼筋斷裂形成危樓,無法使用,於民國八十八年賴縣長有感於此,盼各界能合夥保存地方之文化資產共同關懷付諸努力,決定斥資改建成今之新孔廟。
西嶼西臺
西嶼西臺乃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光緒十年中法戰爭起,法將孤拔(Courbet)率遠東艦隊攻我臺澎,澎湖不守,臺灣瀕於危殆,幸賴劉銘傳艱苦奮戰,始得保全。中法和議後,劉銘傳籌劃臺灣防務,並奏請於澎湖設總兵一名,極力加強澎湖防務。當時在現址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設四座砲臺,本砲臺規模浩大,施工情形甚為艱苦,於光緒十四年七月完工。西嶼西臺為一凹下式建築,四周築有城垣,牆內疊石成壇,壇上設有砲臺,壇下則建隧道式營堡,成山字形配置。入口處並有弧拱形城門洞兩道,上方橫額題:「西嶼西臺」。本砲臺為目前全省保存最完整而極具歷史價值的大座古老砲臺。
西嶼東臺
西嶼東臺為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劉銘傳所修之砲臺。座南朝北,其規模有內外二城廓,外廓士提東南角置觀測所,與金龍頭共同扼視媽宮海口,內廓有營舍與砲座,規模略較西嶼西臺小,營防建築型式也有不同,但其配置上較西嶼西臺完整。
澎湖開拓館
本館是日治時期澎湖廳長及台灣光復後澎湖縣長的官邸,於1935年三月竣工落成,典型日本「大正-昭和」時期的建築,建築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特色,圓形的窗櫺、歐風八角窗、文藝復興風格的內開木質大門,入口玄關的淡雅磁磚壁面、日式文化瓦、屋頂及拉門,就地取材的貓公石矮牆,整棟建築物充滿歷史文化特色。
館內展示開拓澎湖史料文物,依序從歷史-開拓序曲、移民路迢迢、勇闖黑水溝、聚落開拓、戰爭-烽火澎湖、政經文教發展、建設現況以及閱讀澎湖等展區,娓娓道盡先民開拓的艱辛歷程。 全館佔地面積2001平方公尺(約605坪),室內面積320平方公尺(約97坪),戶外庭園有百年榕樹、高聳的大葉欖仁,庭園裡澎湖特有植物眾多,提供優質的休憩空間。
金龜頭砲台
馬公金龜頭砲台由總兵吳宏洛重建,配備有七、十、十二吋口徑之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為全澎湖戰力最強大之砲台,乙末之後,日軍地圖上明白的標示了這個砲台,日軍於佔領大城北砲台後,向西挺進準備攻佔馬公時,受東角砲台及西嶼砲台的猛烈攻擊,隨後日軍自東門突破,佔領東角砲台及金龜頭砲台。現在砲台基座及四周城牆,砲台圓體,樓梯、砲台底座,入口處牌樓維護尚稱良好,城垣為玄武岩疊砌及混凝土構造物。現由彭防部駐軍中,為軍事管制區,尚未對外開放。
拱北砲台
拱北砲台為劉銘傳於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新築之九座新式砲台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內陸砲台,因而格外具有歷史價值,乙末之役〈西元一八九五年〉後被日軍所佔領,目前為軍事重地。拱北砲台位於馬公城外東北方的拱北山上,是掩護馬公港背面的重要砲台。日軍登陸後以此為首要佔領目標,在砲台攻防戰中日軍陣亡2人,負傷17人,是日軍在澎湖一役中勉強稱得上激烈的一場戰鬥。拱北砲台被攻下後,日軍即長驅直入,佔領馬公城。
目前的砲台為日本時代的大型制式砲台,設施完備,施工精緻,特別是尚保留一座觀測所。澎湖目前擁有荷蘭、清末及現代砲台,本砲台則為唯一之完整的日式砲台。位於澎湖最高之拱北山上,為掩護馬公港重要砲台。現為軍事管制區尚未對外開放。
四眼井
四穴井又名為「四眼井」或「四孔井」,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俗稱「上街」。四穴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資料可查考,但是以中央街為澎湖最古老的舊街來判斷,這口井的開鑿年代約在元代,「下街」聚落發展飽和以後,向「上街」發展。因為人民的生活不能一日沒水,「上街」先居民聚居時,應當先鑿這口四穴井做為水源及市井。
於民國六十八年勒石立簡介如右:「此井之開鑿,年代不詳但以中央對為澎湖最早之舊街,如以天后宮之創建時期為萬歷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推判,在此以前附近應已有人居住人生不可一日無水,信仰中心尚在其次故此井之開鑿,似應比天后宮創建為早,年代相當久遠」。四穴井深約三公尺,徑約二公尺。井口覆蓋石板,留有四個圓形的汲水口,構造十分奇特,因而得名。據民間傳說:四穴井逢旱年不乾涸,水質清涼,本是極為優良飲水,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已變成了洗用的水井了。
臺廈郊會館
台廈郊會館〈水仙宮〉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祀有大禹、伍員、屈原、王勃、李白等五水仙。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按察使郁永河巡察台灣,途遇暴風,靠「划水仙」〈海難者蹲舷雙手後划謂之〉而安抵澎湖,便下令游擊薛奎建宮祀之。
古時台灣與大陸之間,經營商業者很多,為了確保行間的商賈信用,大多結合同業而組織商業團體,這種商業團體就稱為「郊」。台廈郊即是清代貿易於台澎廈門間的商人,在澎湖水仙宮所設立的會館。台灣陷日後,於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改稱為「實業會館」。這是澎湖民間商業團體之濫觴,也是行商休憩的地方。會員七十名由中央街商人組成發展貿易。
二崁陳宅
陳宅建於民國前一年,歷時二年完工,創建者為陳嶺、陳邦兄弟,建築時年四十餘歲,因在台南經營中藥生意致富,故回鄉興建大宅,此宅融和閩南建築與二坎居民之特色,雕樑畫棟,甚為精美。陳宅正面為三間起,左右兩伸手圍成院落,在第三進並擴大 做一個軒,各進的長寬高尺寸比一般民宅要大,盡求其規模擴大之後的比例勻稱,設計本宅之人為當時年僅二十一歲之池東村師傅。其精心傑作彌足珍貴,令人賞心悅目悠然神 往,堪為本縣古厝群之代表建物。
燈塔之美 / 澎湖燈塔
目斗嶼燈塔
目斗嶼燈塔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北端的目斗嶼島上。目斗嶼位於吉北嶼北方,為澎湖群島最北的島嶼,因形狀好似人的眼睛而得名,另有一說,由於該島是玄武岩方山台地構成,形狀亦如木匠使用的墨斗,所以早期稱為「墨斗嶼」,後因讀音差池而變成「目斗嶼」,再加上位處澎湖群島的最北端,因此又稱為「北島」。
即使是滿潮時,目斗嶼的面積也只有0.021平方公里,約四個籃球場大小。島上無人居住,雖然是澎湖群島北方的大漁場,但因與吉貝嶼之間的海域,水深僅有1公尺左右,屬於沉水海蝕平台,四周珊瑚裙礁遍布,沉船事件從未間斷,曾有「澎湖的百慕達觸礁險區」之謂。
目斗嶼燈塔是日本人統治台灣後,在澎湖群島興建的第一座燈塔,由於島狹地窄,為免在險惡風浪的長期侵襲下,使塔身腐壞銹蝕,提早報銷,所以燈塔在設計之初,即選擇經久耐磨的鑄鐵為塔身材料,又因附近海域多霧,將圓形的燈塔外觀漆成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做為醒目的警告標誌,較易引起航行船隻注意。
目斗嶼燈塔的塔高39.9公尺,為台灣地區塔高最高的燈塔,同時也是遠東地區最高的珗鐵鑄造燈塔(居住者為燈塔看守管理員)。其取水口設在燈塔內部,將燈塔及宿舍屋頂蓄積的雨水源直接引進塔內,是台灣地區唯一將蓄水池取水口設在塔內的燈塔。目前島上無電,電力全靠三部發電機自行發電,提供燈塔運轉。
漁翁島燈塔
漁翁島燈塔原名「西嶼燈塔」,位於澎湖群島西嶼鄉外垵村漁翁島西南端的高地上。漁翁島舊稱「西瀛」,16世紀荷蘭人改稱「漁翁之島」,與澎湖本島及白沙島三島鼎足而立,面積18.2平方公里,海拔高52公尺,是澎湖群島的三大島嶼之一。因較周圍其他島嶼為高,300多年前已是台灣與福建、廈門之間的重要航線指標。
漁翁島燈塔立於花崗岩台基上,底部直徑約2.5公尺,塔身向上微微內收,塔頂與塔身高度的比例約為1:2。塔內有螺旋鐵板樓梯,上層為圓拱型鑄鐵燈罩及風標。塔身外側離地面6.3公尺高的地方,則有鐵管欄杆圍成的鑄鐵工作平台,塔高11公尺,燈高60.7公尺。
其塔身為圓形鐵造結構,外表漆成白色,是台灣地區創建最早的洋式燈塔。在入口三角形的門楣上留有凸鑄的英文題字「DAVID M. HENDERSON 1874」,係燈塔設計人韓得善的署名。另在庭院內有三塊保存完整的石碑,分別是清乾隆43年(1778年)所立的《興建西嶼塔燈碑記》、44年(1779年)的《建修西嶼塔燈落成碑記》,以及清道光8年(1828年)所立《西嶼塔燈碑記》。
至於燈塔旁的洋樓,是以石塊砌築,內分上下兩層,屋頂採低緩四向屋坡作法,屋簷水平線腳突出於入口的小玄關,百葉窗為法式造型,在在顯示出其濃厚的歐式建築風格。漁翁島燈塔設有霧號、三座清朝中葉所設的鐵鑄霧炮,並留存早其使用的煙墩。
由於建置年代最為久遠,且其塔身結構與使用燈器幾經變換,在台灣燈塔歷史中甚具意義,故漁翁島燈塔自民國76年4月17日起,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
花嶼燈塔˙查母嶼燈塔
花嶼燈塔位於澎湖縣望安鄉花嶼的山頂上,是花嶼附近的主要地標。望安鄉為一離島鄉,是由八罩群島組成,包括望安島、將軍澳嶼、花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西嶼坪、七美嶼等八座島嶼。其中花嶼形如三角,最高處約53公尺,因其島上花草青蔥,美不勝收,為澎湖地區少見,故取名「花嶼」。
查母嶼燈塔位於澎湖縣湖西鄉查母嶼的岩礁上。查母嶼以其形狀如女子仰臥水上而得名,又稱「查某島」或「女人嶼」,與附近的查埔嶼、雞善嶼、香爐嶼、錠釣嶼及雁情嶼一樣,均是取其形象物化為島名的無人島嶼。因與嘉義東石港相距20餘里,自古即是台灣與澎湖群島之間水道要衝。
台灣地區民國80年代僅存的兩座以電石氣發光的燈塔,一座是花嶼燈塔,另一座查母嶼燈塔,近年來則已改為太陽能發電。
花嶼燈塔素有「花嶼之光」的美譽,是花嶼的主要地標,為日本人因軍事目的而興建。其塔身為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漆成白色,塔高12.5公尺。由於花嶼位居澎湖群島的最西端,約在東經119度5分,比台灣本島約晚20秒看到落日,是台灣地區最晚看到日落的燈塔。至於查母嶼燈塔則為八角形磚造結構,漆成黑白相間的垂直條紋,塔高13.4公尺。
東吉嶼燈塔
東吉嶼燈塔位於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北角的崖頂上。東吉嶼面積1.54平方公里,地處望安島東南方12.2浬左右,與西吉嶼相距2.7浬。其地名由來,是因為附近海域滿是急流暗湍,「急」與「吉」讀音相同,故將急流的東方島嶼稱為「東吉」,急流的西方島嶼則稱作「西吉」。東吉嶼是澎湖群島中與台灣本島距離最近的島嶼,曾經繁華一時,但隨著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島上人口寥寥無幾,只有殘存的紅瓦洋樓,依舊佇立島上,看盡繁華滄桑。
重建後的東吉嶼燈塔,由原來白色的圓柱形鐵塔,改建為圓形鋼筋混凝土構造物,漆成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塔高24.4公尺,裝置三等旋轉式透鏡煤油白熱燈,每12秒閃光一次,光力為20萬支燭光,光程21.5浬。東吉嶼燈塔是日本人統治台灣後,在澎湖群島興建的第二座燈塔,第一座為目斗嶼燈塔。
七美嶼燈塔
七美嶼燈塔位於澎湖縣七美鄉七美嶼南角崖頂。七美嶼地處澎湖群島最南端,是澎湖六十四座島嶼中的第五大島,同時也是標高第二高的島嶼,約66公尺,僅次於貓嶼,自古即是台灣海峽的要衝,也是大陸居民移往台灣的中繼站。
七美嶼舊名「大嶼」,其改名由來,傳說是明朝初年倭寇入侵本島時,有七位女子因不甘受辱而投井自盡,鄉人填井做墳以為紀念,不久墳上竟長出只開花不結果的七棵香花樹,鄉人咸認這是七位貞烈女子的化身,於是立碑塚以表其節,民國38年島名便以「七美」取而代之。
七美嶼燈塔又稱為「南滬燈塔」,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燈塔,也是澎湖南方海域船隻的航行指標。塔身為白色,塔高8.3公尺,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物,是日本人在台灣地區最後興建的一座燈塔。
鳥類生態之美 / 賞鳥地點
澎湖四面環海,海岸線綿延極長,許多賞鳥據點即分佈其間;就鳥況而言,精華地點多數位於本島的馬公及湖西兩大地區。交通方面由於有中正橋、永安橋及跨海大橋的銜接,本島與白沙島、西嶼三大島間以連結相通,自成一體;各鄉境內不但有寬直平坦的幹線公路貫穿,而且支線網路深入各個村里,交通十分便捷。至於各大小離島之間,以及與本島間的交通,則利用交通船、民營遊艇、小型飛機等交通工具往返,班次亦多,尚稱便利。
(一)馬公市 重光─西衛、東衛水庫、菜園─興、仁山水─井垵
(二)湖西鄉 成功水庫、青螺、湖西彎、林投公園
(三)白沙鄉 鎮海、岐頭、後寮
(四)西嶼鄉 小門、畜牧場、牛心山
(五)離島 北海: 險礁、鐵砧、姑婆嶼、吉貝島東海: 雞善嶼、錠鉤嶼南海: 大、小貓嶼南海: 頭巾嶼、鐵砧嶼、七美嶼
植物生態之美 / 植物概述
澎湖群島由六十四個島嶼組成,位於東經119度18’ 至119度42’,北緯23度9’至23度45’,土地面積共約127平方公里。澎湖地區的降雨量較少,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公厘,表土層淺薄,保水力較差,屬乾旱生育地。在冬季,季風期長而且強勁,又挾攜鹽霧,尤屬逆境。夏季偶有帶雨甚少的颱風,除風折、風倒外,鹽滷附著在植物體上,傷害尤甚。
澎湖群島在旱害、風害、鹽害等的衝擊下,植物大多具備形態或生理上的適應能力,以維時水分收支之平衡及維持生機。長在高鹽分地的植物,葉子加厚或退化成肉質狀,或被覆著厚層毛狀物,單位面積內氣孔較少且較小,儲水組織發達,或具排鹽、耐鹽生理機制。這類植物如濱水菜、臺灣濱藜、裸花?蓬、鹽地鼠尾粟等。海邊沙地環境高溫、乾旱,沙粒易隨風移動,植物易被掩埋或根群暴露。長在沙地之植物多為多年生宿根性、蔓狀匍匐、葉加厚、葉表被臘質或茸毛、氣孔凹陷、根部發達、莖節易長不定根、以固定植物體及增加吸水功能,這類植物如馬鞍藤、濱豇豆、濱刀豆、濱刺麥、蔓荊、海沙菊、林投等。
澎湖之開拓較台灣本島約早四百年,經先民長期之薪材、建材、農耕、放牧等之需求,目前已無原生植群存在,僅在廟旁或軍營區偶見大樹頭之遺跡。澎湖原生植群之面貌已難推測,先民長期之開拓,或已使許多植物種消失。以西嶼為例,西嶼婦女所戴之斗笠造型特異,係竹片精編而成,或許早期西嶼即有原生竹林,只因長期過度利用而消失罷了。澎湖人口早已密集,薪材之需甚為迫切,當年除砍伐雜木外,連牛糞、地瓜藤,皆派上用場,草皮亦被刮除,此困境在近代電力、瓦斯普遍後才紓解。
經長期與外地往來接觸,已有許多種植物入侵澎湖並被馴化。當中數種尚大量拓殖成為優勢植物,諸如天人菊、銀合歡、仙人掌、蘆薈、猩猩草、大白花鬼針、布袋蓮等。這些植物何時引入澎湖已難加以稽考。天人菊分佈很廣,豔麗動人,這種野生菊花已被指定為縣花。以往耕牛較多,夜間尚需焚燒天人菊來驅蚊。在春夏兩季,澎湖最翠綠的植物應算是銀合歡,在電力、液化瓦斯未普遍前,銀合歡是十分重要的薪材。近年來,銀合歡因乾風及木蝨嚴重為害,枝幹被損,形成白木林景觀。蘆薈原存量甚多,近年因美容、藥用之需,已部份被採除。布袋蓮因近年水庫之興建才得以多量在水邊拓殖。
在澎湖的原生植物中,有少數是以澎湖命名而在他處罕見者,可算是澎湖代表植物,諸如澎湖決明、澎湖大豆、澎湖爵床及澎湖金午時花。另外台灣有些較為稀有的植物尚在澎湖可以發現,諸如白花馬鞍藤、苦檻藍、姬草海桐等。這些地區代表性植物或稀珍之植物,皆應加強保育。
澎湖之經濟作物以花生及地瓜為主,在咾咕牆擋風及井水的滋潤下,蜂巢田可生產多種蔬菜。攀附在石牆上的稜角絲瓜算是澎湖的招牌菜。長在牆邊之番石榴及釋迦風味亦佳。澎湖植物中多種可供藥用,台灣濱藜與香茹草農民已在田間栽培。
澎湖最常見的大樹是榕樹,大多留存於廟旁,以通樑大榕最為壯觀。榕樹已被指定為縣樹。澎湖地區為防風、綠化及美化,政府不斷地在進行造林工作種得最多的是木麻黃,因它易存活,易成林,但在多重逆境下它衰退早,且無法天然更新。像林投公園一帶,曾有高大茂密的木麻黃林,但早已為強風鹽霧損毀殆盡。特別一提的是早期澎湖也曾在青螺灣種植海茄苳紅樹林,且茂密成林,在冬季它是澎湖最綠的一片,惜因利之所趨,青螺灣紅樹林被砍除墾為魚塭,碩存在廟旁的一株海茄苳也在數年前被毀除。綠化工作目前再受重視,除加強防風籬、防風牆建造外、應採用混交造林技術,期使防風林得以安定永續。
建築地景之美 / 建築地景之美
菜宅
澎湖素有「風島」之稱,在東北季風與貧瘠土壤的惡質環境中,當地人取用咾咕石或者玄武岩石塊,堆砌成一排排的擋風牆,牆中種植農作蔬果,形成特殊的蜂巢田景觀,當地人習慣稱它「菜宅」。在小門嶼附近可以明顯看到。
澎湖群島居民為了抵擋東北季風的侵襲,幾乎每一塊旱作農地都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等當地材料砌築圍牆防風,旱作農地大都散佈在住家附近,稱為「菜宅」。砌築圍牆的旱作農地筆筆相連,遠觀狀似蜂巢,因而也稱為「蜂巢田」。
石滬
石滬是一種傳統捕魚的方法,先民在潮間帶堆砌弧形石牆,利用漲潮時的海水帶來魚群,退潮時,魚群因此被困在石牆內,漁民可輕鬆抓魚的捕魚智慧。
石滬看起來很簡單,事實上並不容易製作,想要在海水中築起一道的石牆,得花上數年的時間以及眾人合作的力量,隨著越來越少人石滬捕魚,澎湖石滬已漸漸頹圮,七美的雙心石滬因造形獨特成為觀光景點,數量較多且保存完整的石滬,在吉貝島還可看到。
咾咕厝
早期生活窮苦的人家蓋房子,辛苦地搬來大海裡的珊瑚礁岩,就是咾咕石,一塊塊咾咕石堆成房屋,能抵禦強勁的海風﹔堆成圍牆,能在裡面種菜,實在是澎湖人獨特的私有財產;而家境好一點的,就能和些土磚,石灰,建個和洋式民宅,這就是著名的二崁陳家古厝。陳家的後代依舊留戀這遺址,在這裡藉著傳統私房菜,回憶過去的點滴。
澎湖古厝的建築形式多為閩式建法,在屋簷接角處有優美的半圓形大弧,整體造型則有三合院式或獨棟獨間,但緊緊仳鄰的。為了適應澎湖冬季強烈的北風,澎湖古厝的通風口與窗戶多非常小巧,連門戶有時通常都僅容一人低身通過;更有甚者,我們發現部分房舍的室內地面向下凹陷,以低於戶外街道的高度開築;這些全都是反映著澎湖東北季風的強勁。
石敢當
澎湖由於移民較台灣為早,加以地理環境又特殊,每當秋末冬初的東北季風通過狹窄成管狀地形的台灣海峽時,風力加速,使得澎湖的冬季經常籠罩在凜冽的季風之下,島民時有不測之虞,以致特別崇鬼信神,且其對厲鬼之恐懼尤甚於對神明之崇敬,為防患止煞於未然,故於島上普遍豎立「石敢當」。而澎湖的石敢當存在至少有二百一十八座以上,密度之高為全省之冠。其設立地點位置通常在、鄉社主要出入道旁、十字路口、ㄚ字路口、巷街內、港澳口等地點。
鎖港南北塔
鎖港石塔由南塔及北塔二者所組成,位於舊聚落北方,近三層樓高,石塔所在處原有一高起的小丘,為社里的靠山,因強勁的東北季風而逐漸消失,於是當地產生了一句諺語「鎖管港了一個山,豬母水了一個灣」,說明社里的沙丘被吹到豬母水(山水)的港灣去了,所以在原址上建築兩座大石塔以彌補靠山的消失,對風水所造成的破壞。
鎖港石塔為九層階梯狀的黑石疊砌而成的圓錐形塔,為澎湖石塔中,形式最為古拙者之一。原為黑石建造,民國五十一年重新修建為黑石水泥材料。其建積─第一層約六十六平方公尺。原為七層疊形石敢當,於民國五十一年重建後改為九層,為全澎湖最高之石塔,約十四公尺高。
塔公塔婆
西嶼內垵村聚落地勢低漥,北東南有坡地圍繞,西方面向海洋,形成破缺,而內垵北港向西距離一海浬海中有暗礁與北陸地之間形成箭狀,直射內垵聚落,故居民常受災難,因而興建塔公、塔婆予以鎮壓,以保聚落居民生命之安全。
為實心圓形錐狀。一大、一小,相對而立,其材質以海邊黑石堆砌而成。
塔公:寬、高各約十一公尺。城牆長一五○公尺、寬一公尺、高二公尺。
塔婆:寬約四公尺、高約六公尺。
綠蠵龜生態 / 綠蠵龜生態
綠蠵龜族群廣泛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太平洋、印度洋水域附近,台灣早年曾在東部沿海、蘇澳、南方澳一帶大量發現綠蠵龜出没的蹤跡,但近年來由於漁民拖網及流刺網具捕殺、沙灘過度利用、沿海居民挖食龜蛋等行為,使得綠蠵龜正急速地減少,現在只剩下澎湖望安、東嶼坪以及台東蘭嶼等地區,可以發現綠蠵龜“穩定”上岸產卵的現象。
外型特徵及生態習性
綠蠵龜學名 Chelonia mydas,英文名Green Turtle,俗稱石龜,在分類上屬於爬蟲綱、龜目、蠵龜科。
成龜的體長大約一二○至一五○公分左右,體重約為一二○公斤,龜的背甲及脂肪呈現暗綠色,腹部則為黃色,由於它的頭長有鱗片,因此不能完全縮入龜甲內,綠蠵龜的背甲似心形,四肢為鰭狀,各有一爪,在海中是個游泳高手,每小時大約可達二十浬左右。
綠蠵龜的食物以海藻為主,偶爾也吃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魚頪。
產卵特性
綠蠵龜的一生都在大海生活,包括覓食、睡眠、成長等行為。但它在生殖上卻有一個特性,就是必須回到陸地產卵,因此有些海龜為了繁殖下一代,必須千里迢迢,回到自己出生的沙灘產卵。
綠蠵龜的產卵地主要在赤道、亞熱帶的大陸沿岸及島嶼,温度高於攝氏二十五度的沙灘上。它的產卵期及一些生殖生態的特性會隨著產卵地不同而有差異,例如赤道附近,一年四季都可發現綠蠵龜上岸產卵,而緯度較高的地區,綠蠵龜只有在夏季或最熱的兩個月才會上岸產卵。
繁殖過程
綠蠵龜每到生殖季來臨前會洄游到產卵地的島嶼附近海域交配,然後選擇適當的時機上岸產卵;母龜通常會在夜晚海水最滿潮時上岸,然後爬至海水不易沖刷的沙灘,先以前肢挖掘一個大約一平方公尺面積,可以容納整隻龜身的大洞,然後再以後肢挖一個六十至八十公分深的小洞,等到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隨即產卵。一般母龜產卵的時間約需十五分鐘左右,母龜產完卵之後,先以後肢撥土掩蓋,再用前肢撥土掩蓋,然後轉身爬回大海,此一過程共計花費約一到兩小時左右。根據研究,母龜在未產卵前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而停止產卵的行為,但開始產卵後就不太會再因受到干擾而停止產卵。
母龜對產卵地的選擇十分固定,通常會回到熟悉的地點產卵,而左右這些產卵行為的因素包括沙灘温度、沙灘植被狀況及地形、沙粒、鹽度、酸鹼度等,其中含水量及沙灘温度對龜卵發育及稚龜孵化率的影響最大,綠蠵龜的受精卵一般要五十天左右才能孵化為稚龜。
一隻母綠蠵龜出生後通常要十五至三十年才會成熟具有生殖能力,每頭母龜一個產卵季可生三至七窩卵,但平均要三至五年才會再上岸產卵一次,每窩卵的數量平均約一○○個左右。綠蠵龜的生殖能力雖然如此驚人,但並非每一窩龜卵都能夠順利孵出小海龜,必須要有適當的沙灘環境、溼度及沙層狀況才能順利孵化成稚龜。
寺廟之旅-與神明有約 / 馬公市
天后宮
宗 教: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天上聖母
所 在 地:馬公市中央里正義街一號
祭典日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天后宮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之一,不僅為澎湖人的信仰中心,更由於其悠久之歷史,成為澎湖地區著名之古蹟。 據史家考證,澎湖的媽祖信仰早在南宋時期即已出現,往來澎湖與大陸間的移民,將媽祖奉為極為靈驗之海神,保護著人們海上航行的安全。可以確定澎湖建有「媽祖宮」的年代約為明朝萬曆二十年(西元1592年),距今已四百餘年了。
舊有的媽祖宮在遭荷蘭人燒毀之後,於康熙年間(西元1664年左右),重新整建成現存式樣的媽祖宮。由於澎湖自然環境的影響,建築本體經年受風砂的侵蝕,故媽祖宮迭經整修,才能使其能保有原來的面貌。像是在滿清時期至少經過五次重修,而日據時代則曾重修兩次。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領兵攻臺,由於當時海上風平浪靜,所以能夠平安渡海,順利攻下台灣、澎湖兩地,施琅認為此乃得到媽祖的保佑,於是在得勝後上奏請康熙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后」,清廷於是准予嘉勉,並派禮部尚書郎中雅虎來澎湖媽祖宮祭拜。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正式加封天后,媽祖宮遂改名天后宮,同時賜予匾額一方,上題「神昭海表」。但該匾已經在日據時代的一次整建之中遺失。
天后宮的建築十分值得細細品味,我們可以從其中充分體會傳統藝師們如何透 過民間故事、話本小說、神話傳奇以及具有象徵涵意的裝飾文樣、詩詞、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渾然一體的突顯出鄉民的祈求和文化理念。廟前有一照壁,是利用當地咾咕石修築的,再步往正殿,其屋簷、樑柱、石鼓、壁上浮雕均表現出 古樸精細之雕琢工法。天后宮融合建築、藝術精神為一體,展現出中國建築古老而精細的建築精髓,實令人讚嘆萬分。
天后宮在澎湖地區的地位十分崇高。澎湖因為建有「媽祖宮」而得名。其方位採坐北朝南而建,建物包括三川殿和正殿,而兩側護龍及廟後方之公善樓就是清風閣。在廟埕右側有一株枝葉茂盛、盤根錯節的古榕,它可是有百年的歷史,你可以在樹下乘涼,想像先民在天后宮活動的情形。而內樑架上的獅座,造型玲瓏,再仔細看,可看出匠師雕出牠馱重物的表情和姿態,十分可愛。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是天后宮的重要日子,每年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不同,但皆極具特色,值得前往參觀。
觀音亭
宗 敎:佛敎
主祀神佛:主神 觀音佛神
副神 三寶佛、十八羅漢、龍王菩薩
所 在 地:馬公市介壽路7號
祭典日期:農曆四月八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音亭
媽宮城北門之外不遠處,今日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附近,馬公市西面海岸是澎湖地區戲水及欣賞落日餘暉最好的去處之一,而在欣賞美麗的晚霞之時,可別忘了回頭望一眼座落於離海岸不遠處的觀音亭喔,因為觀音亭可是全澎湖地區最古老的佛教中心呢。 觀音亭歷史悠久,最初興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為澎湖地區佛教中心。當時的 觀音亭僅是一座小亭子,中間經過中法戰爭及二次世界大戰等大大小小的戰役,後來才擴建成今日的樣子,仔細觀察寺內的樑柱則可看出不同時期建築風格的差異,例如:靠近廟中心的柱子是舊有建築所遺留下來的木造建構物。另外,在廟中的神桌以及牆上的牌匾也可以看到具歷史價值的先民遺跡。
中法戰爭時,寺內之十八羅漢、鐘鼓等物被法軍洗劫一空,正殿現今只留下「大慈悲」、「慈航普濟」、「薄海蒙庥」三個匾額,以及古鐘、古砲台一座,雖然數量較少但可都是百年以上之古物。
觀音亭廟相莊嚴,寺前有石獅一對,臨海遠望,景色優美。於廟前可欣賞澎湖古八景之一的「西嶼落霞」, 並能遠眺西嶼內外垵雙岬角地形、澎湖內海之漁 舟點點、大倉島、跨海大橋等景色,觀音亭前方有一長堤圍成的戲水區,是夏日弄潮、帆船、海釣等多項水上活動的最佳去處。 觀音亭之祭典大致以奉祀神明之出家、得道及壽誕為主,像是觀音佛祖、釋迦佛、地藏王菩薩,其中地藏王菩薩壽誕在農曆七月三十日。
而在地藏王菩薩壽誕的前一星期,觀音亭之信善均會舉行超渡法會、普渡等活動,另外佛祖的出家紀念日是在農曆九月十九日,這天更是信眾們不會錯過的日子,每年的這天,廟內委員都必須要早早地起床來預備這項莊嚴的儀式。
城隍廟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城隍爺
副神 文武判、四大將、七爺八爺六司官
所 在 地:馬公市重慶里光明路二十號
祭典日期:農曆五月六日、農曆十一月七日、農曆十一月八日
城隍廟
城隍廟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1779年)曾經修建過數次,至民國二十二年那一次的修建才奠定了目前廟貌的基礎。城隍廟奉祀的主神為城隍爺,俗稱「陰間縣太爺」,最近一次修建至民國八十九年年初才完工,絕對不能錯過!
殿中抬頭看看,有兩塊光緒年間的奇特古匾,一紅一黑,各展其趣。黑的那塊匾上面寫著「悔者遲」,似乎是陰曹地府的小鬼跟那些作惡多端的鬼魂說︰「惡鬼!你現在後悔已經太遲了,看我前來抓你!」﹔而另一塊則完全不同,那塊紅色匾上面寫的是「你來了」,正好像牛頭馬面正展露出死神的微笑,冷冷的說︰「納 命來吧!」。這兩塊匾額置於陰暗的角落裡,猛地抬頭一看,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啊~!
早期澎湖之城隍廟有兩座,一在馬公,一在文澳。相傳清光緒十一年中法戰爭法軍佔領馬公時,馬公居民多前往白沙島避難,途中被法軍砲火猛烈轟擊,人們走避不及,只好在心中默默禱祝希望城隍爺保佑,果然得到城隍爺的回應,當下便突然地下了一場大雨,這場大雨使得法軍雖射出了砲彈卻無法爆炸,媽宮城的人民也因而獲救。 中法議和後,城隍爺便受封為「靈應侯」,並由清帝賜「視觀察」匾一方,繼續護佑著媽宮城的居民們。
對城隍爺的崇信可從每年農曆五月六日神明誕辰時澎湖地區做醮的盛況看出,並且每年此時也會附帶收到大批捐獻的白米及善款,這多是澎湖地區人民所捐,以作為濟助孤貧之用。
城隍廟之香火鼎盛,除了廟址座落於馬公市鬧區中及位居交通要道之上外,主要是城隍爺的執掌是和人的禍福有直接關係,民間認為城隍爺之任務橫跨陰陽兩界,陰界的鬼魂為其所轄,因此怨鬼來到陽世討償前世冤孽時須經其批准,陽界人類的善惡也由其登錄,以備將來歸陰後因其功過而受賞罰。故城隍廟中每日消災補運者極多,希望能透過求禱後,城隍爺能赦其冤業,避免陰鬼之糾纏。目前城隍廟內尚有展示刑具以及六尊分司六項民間重要事務的神明,以誠心膜拜,心誠則靈。
三官殿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三官大帝
副神 玄天上帝、觀音佛祖、註生娘娘
所 在 地:馬公市新生路一三一號
祭典日期:農曆正月十五日、農曆七月十五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三官殿
三官殿,民間一般俗稱五里亭,清代則稱「嘉蔭亭」。此廟原本是供往來行人旅客休憩之涼亭,至於亭中何時開始奉祀神明則無典可考。 於1937年由里人勸捐重修,拆去廟前所建之亭,並將三官神移置於正中央,並將廟名正式改成「三官殿」。至光緒十九年時,三官殿因受戰亂波及,建築體損壞嚴重,信眾因恐修建後有損廟宇原貌,故一同募款改建,歷時兩年多完工,並成立委員會管理廟務。
道家之三官亦稱三元(上元、中元、下元)。三官為天、地、水三官之簡稱,合稱三官大帝或三官上帝,「三官大帝」之神格,為道教中僅次於「玉皇大帝」之神祇,乃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分別監察人間善惡,保護眾生,極受到民間所崇信。
另外,三官大帝的誕辰祭祀,天官是在正月十五日,當天清晨,有供拜牲禮,也有延請僧侶誦三界經祈福。地官是在七月十五日,通常都與中秋節一同祭祀。水官是在十月十五日,也是家家戶戶準備牲禮香花供祀。
北辰宮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天上聖母
副神 註生娘娘
所 在 地:馬公市長安里正義街一號
祭典日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北辰宮
傳說唐代有文武進士三百六十名,同時遭難,當時的皇上唐太宗憐其無辜特敕封千歲神位專為代天巡狩,遊府食府遊縣食縣,鑒察凡間善惡,此三百六十名進士遵旨自動分組,或五位一組或三位一組巡狩各地方並且都威靈顯赫,所謂王船入港必有吉兆,所到之處莫不竭誠恭迎駐驆,以祈求平安。此種風俗沿襲至今未敢忽略,而台澎係屬海島,所以歡迎千歲之舉較其他地區為甚,就其中最出名者係南鯤身五府千歲,聞於前清時代曾出巡至澎湖,假天后宮為行台,故三甲丁民俱皆竭誠辦理行台事項,回鑒以後因欲留念並答謝神恩,有黃濟時等二十餘名組成神明會,雕塑朱王金身輪流奉祀四十多年之久,至民國十三年始著手建廟,一年後落成。蓋因北甲民丁所建,故廟名稱為北辰殿。
武聖廟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關聖帝君
副神 孚佑帝君、真武大帝、四大將軍、馬將軍
所 在 地:馬公市陽明里三十號
祭典日期: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武聖廟
武聖廟之主神是武聖關公,尊號文衡聖帝,人們又稱他為關聖帝君。關聖帝君姓關名羽,字雲長,河東解良州人氏,三國時蜀國之武將,幫助劉備興漢,雖曾暫降曹操,備受曹操禮遇,然而其志不改,忠義大節甚為後世所景仰,另外,關聖帝君更是被商人祀奉為保護神,這則是因為商人合營企業,以義相結,再加上傳說中關帝爺生前精於理財之道,於算數記帳自有一套極為有效率之簿記法,而被尊為會計專家,成為商人敬重之商業神。 康熙二十三年初建武聖廟於澎湖校場演廳之右,光緒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春遷至現址。 目前祀奉「關聖帝君」之廟宇,在台灣地區約有三百五十餘座,以雲林縣為最多,而其中又以台北的行天宮香火最盛。 台灣祀奉關公,最早是起源於鄭成功,今日台南之關帝廟就是鄭成功所建造的,也是全台灣最古老之關帝廟,而澎湖規模最大的關帝廟,就是我們現在所介紹的 朝陽里武聖廟。
施公祠
宗 敎:主神 天仙府大帝
副神 七爺、八爺
所 在 地:馬公市中央里中央街一○號
祭典日期:農曆九月二十四日
施公祠
施公祠,又名施琅廟,原為一座大廟,座落於現今澎湖醫院,於民國前16年拆除而遷建於馬公市中央里,目前被評定為三級古蹟。
施琅,福建省晉江人,字尊侯,明未時鄭芝龍之部將,於順治初年隨鄭芝龍歸降清廷,康熙二十二年平台灣,封為靖海侯。
祖師宮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清水祖師
副神 玄天上帝、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所 在 地:馬公市西文里三十四號
祭典日期:農曆正月六日、農曆三月三日
祖師宮
清水巖祖師,據澎湖志略(於乾隆三十二年)云「康熙年間有一和尚從泉州清水巖到此與人治病,有神效不取藥資,甚有道行,去後因立廟祀焉,所以云報也」云云。西文祖師廟與高雄祖師廟、東文三官廟、東甲北極殿有交陪關係,在有特殊祭典活動及祖師爺壽誕時會互相支援、互相祝賀。
東安宮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朱府王爺
所 在 地:馬公市菜園里四十六號
祭典日期:農曆三月三日
東安宮
菜園東安宮是於清朝年間分靈來澎湖的。廟中香火的由來,是清朝一位賣雜貨的人,坐船在菜園港上岸,沿路叫賣,因天氣炙熱,便將香火掛於樹上,在菜圃澆水的池子裡沖涼。浴畢,忘了帶走香火。到了晚間,有人發現樹上發亮,便上前查看,才發現是個香火,上面寫著「朱府王爺」四字,於是便拿回家中奉拜。後來因為非常靈驗,村人便要求讓大家來共同供奉,於是石泉、前寮、菜園三社便共建一朱府王爺廟(通稱朱王廟)。清末人口增加,三社便協議將該廟分家,於是,前寮分得令旗,石泉分得神像,菜園分得香爐,再各自蓋廟供奉。目前石泉、前寮仍名為朱王廟,只有菜園人不知為什麼,將其改名為東安宮,但主神全是朱府王爺。其中菜園的朱府元帥非常顯赫。
城隍廟(西文澳)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城隍尊神
所 在 地:馬公市西文里二十五號
祭典日期:農曆五月六日
城隍廟(西文澳)
澎湖文澳城隍廟的創建年代不詳,但是依據澎湖縣誌記載的相關紀事可以推測本廟大約創建在康熙三十年前後,最晚至少在雍正初年,可見歷史之悠久。後來,在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當時的文澳廳署遷移至媽宮城內,所以才有現今重慶里城隍廟的創建。
上帝廟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玄天上帝
副神 文衡聖帝、水仙王、劉大王、太子爺
所 在 地:馬公市山水里八號
祭典日期:農曆三月三日、農曆六月二十六日
上帝廟
於嘉慶八年設廟並供奉玄天上帝、文衡聖帝、水仙王、劉大王、太子爺等神明以祈求合境平安,嘉慶八年設廟,民國六十三年重建。除了上帝廟興建沿革外,山水上帝廟的乞龜活動是澎湖地區最著名的民俗活動之一,可在元宵節時前來山水上帝廟參觀。
溫王廟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溫王爺
副神 朱王爺、柳王爺、葉王爺、劉王爺、文衡聖帝、真武大帝
所 在 地:馬公市風櫃里六十之三號
祭典日期:農曆七月二十六日
溫王廟
約距今三百餘年前,風櫃里先人供奉有德、有智、有識之文武進士,銅姓、鑼姓、鋼姓等金字旁之士為神,虔敬立廟神明顯赫,有求必應,遂使德威遠播,神光廣被建廟普信。 當初先人均由家鄉攜帶香火來此奉祀,由於當時物質不豐,乃建草寮為村民參拜之場所,嗣後建廟於本里北崎山麓,至清雍正年廟址於邑南改建新廟流水亨通溫王殿,光緒三十五年丙午,民國十四年乙丑重修四次,五十四年八月擇現址,重建新廟改名為德靈溫王殿,並於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竣工。
福海宮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蘇府王爺
副神 註生娘娘
所 在 地:馬公市桶盤里二十九號
祭典日期:農曆七月二十六日
福海宮
本廟創建於民國二十三年(西元1923年)於近年耗巨資重修,廟貌宏偉、堂皇為馬公離島之大廟,廟前有一小亭,坐在亭中遠望大海,景色優美。
大音宮
宗 敎:道敎
主祀神佛:主神 觀世音菩薩
副神 註生娘娘、玄天上帝、周府千歲、福德正神
所 在 地:馬公市虎井里五號
祭典日期:農曆二月十九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大音宮
本廟原本是供奉一尊人稱林公公神像,為一大約五坪的小廟,然而神威顯赫保佑里民,深受里民崇拜,民國十六年六月間由里民集資改建,增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神,玄天上帝等為副神,又因年久失修,復於民國六十一年二月間再予改建,其經費乃由本里漁船收獲中抽取紅利二百萬,一部分配合政府興建漁港,一部分興建現有的公廟,現今廟外觀富麗堂皇,壯麗雄偉,來到虎井必不能錯過。
岩之鄉-地質景觀之美 / 島嶼之美
「岩之鄉」-島嶼之美、地形之美、地質之美、節理之美圖文內容由林長興老師提供。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係由近百個大小不等的火山熔岩(玄武岩)組成,誕生於約1800~800萬年前,西方人稱為Pescadores(漁夫之島)。
目斗嶼
澎湖最北之島,本島的塔燈與特殊的岩石地質,清澈見底的珊瑚礁地形是遊客的渡假天堂。
貓嶼
澎湖最高峰(79公尺),是全國第一個劃設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主要保育鳥類為玄燕鷗&白眉燕鷗。
小白沙嶼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之一,約誕生於1,300萬年前,以彎曲狀的柱狀玄武岩及白色沙灘聞名。
雞善嶼
由大小二島組成,柱狀玄武岩長短高低或傾斜筆直屹立海中,氣勢雄偉,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之一。
錠鉤嶼
整島海蝕柱成群排列,柱狀玄武岩或傾斜或倒立…其海蝕地形頗有「桂林山水」之勢,為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之一。
桶盤嶼
本島是群島中玄武岩柱體最大且最具規模之島,海崖頂部的石柱、岸邊的貓公石更是本嶼獨具的觀光特色。
船帆嶼
本嶼退潮時和將軍嶼相連為一陸連島,全島由片狀的微輝長斑岩組成,外形為一獨立的海蝕柱屹立海中。
南鐵砧嶼
由火山碎屑岩組成的海蝕柱之島,夏季時是著名的鳳頭燕鷗繁殖地,本嶼未列入澎湖64島之一。
馬鞍山嶼
位望安島東方,遠眺似馬鞍,海崖受劇烈風化和侵蝕作用影響,景色奇特。
頭巾嶼
因島形似頭巾而得名,由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組成,島上夏季時是白眉燕鷗(保育鳥種)和鳳頭燕鷗的繁殖地。
東嶼坪嶼
本嶼是澎湖火山熔岩最後形成之島(約800萬年前),也是群島中熔岩地形最特殊之島。
鐘仔嶼
由東嶼坪遠眺似一鐘形的獨立島嶼,由火山碎屑岩組成,島形奇特,也是澎湖夏季燕鷗繁殖的勝地。
東吉島
本島港口旁的海崖上方有圓形的片狀微輝長斑岩,下方為玄武岩,岩質非常特殊,著名的黑水溝便是在此島外海附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