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高雄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傳統-現代移民的研究 : 以高雄市澎湖籍移民為例--鄭水萍
高雄市澎湖廟初探 :
黄有興

      

      高雄市澎湖籍移民人口課題是臺灣、澎湖、高雄在近代史上人口遷移的重要課題。澎湖籍遷移人口的推力在於清中葉以後因自然環境、地形、地質、氣候造成耕地少,土地不肥,每月九、十~翌年四、五月長達半年農、漁業困難,輸入必需品(食品、建材、日常用品等)價格高漲等因素。加上日治時期獎助「出稼」者政策,使暫時性、季節性出稼者在大正15年以後高達三分之ㄧ人口,昭和年間高達二分之ㄧ人口,為近代人口課題中醫大重要現象,也是高雄市都會化最主要的動力。高雄市澎湖籍出稼人高達高雄設市(1924年)四萬人口外近二分之ㄧ人口,為高雄市府層勞動力-苦力:勞役主要來源,也是往後暫時轉為定居的來源。遷入地:現代高雄市的引力,使傳統流向安平港聚落的澎湖人轉向。轉向的主要引力在現代化、工業化、都市化及交通改革,產生許多就業機會和新空間,產生人口遷移的鉅大引力。以後行政區新核心,海上密集交通次數都是引力。高雄市澎湖籍遷移人口由暫時,季節性遷移而定居。早期,主要在旗后、苓雅寮,後來隨著高雄都市化的歷程,由哈瑪星、鹽埕區(在老部落及通是同邊)、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一部分沿鼓山路北移。戰後轉而三民區、前鎮區。其流向與指標,可以從近五十座澎湖廟宇看出,早期澎湖社與澎湖廟是合一。澎湖及遷移人口集體適應的方式是以傳統聚落地緣、血緣關係為主,傳統信仰價值為凝聚點。因應在現代化大都會的變遷。澎湖社、澎湖廟、同鄉會提供庇護作用。與當地人形成衝突競爭關係,在弱勢社群情況下,逐漸發展為五大鄉為主的合會,再發展為澎湖民會及同鄉會。

 

        澎湖籍移民在南臺灣,清季以前以恆春、安平、台灣府成為主要移出地。日治時期,因為日人在打狗進行新產業革命、新都心、新鐵路、新港口等,逐漸轉向高雄,成為高雄市明清四十四個歷史聚落外,從哈瑪星、鹽埕、前金、苓雅寮、新興區到三民區、前鎮區,一世紀以來都市化歷程的主要推手,初步調查,以高雄市澎湖籍移民的澎湖社,及澎湖廟為指標,也按照上述高雄市都會化歷程而遷移流動。起初,高雄市澎湖籍移民在旗后(今中興里)ㄧ帶,及早期苓雅寮,為世紀初漢人掌握主要港市。後來則隨日人造港造市,轉而移民哈瑪星及鹽埕區金沙仔地建國路底ㄧ帶,並進而環繞新市街核心(新樂街)及歷史聚落鹽埕莊周邊,分佈到今陸橋腳底下,及愛河西岸ㄧ帶。部分在三塊厝中都,一部份移前金外圍(今漢神百貨旁),一部分移鼓山區鼓山路沿線(如禾田社),另ㄧ部分則新興區,一直到戰後,分布於南台路(古道)周邊,並逐漸移往新興地區如六合路等東方市區。隨著後驛地區開拓,及前鎮地區堀起,網南北兩方發展,形成較新的澎湖廟。

 

前金文聖殿仍依往例定時舉行祭典

        高雄市澎湖籍移民的流向與指標,可以澎湖社與澎湖廟的分布做為指標。目前初步調查到可下列四期。

第ㄧ期  日治時初期:旗后、苓雅寮庄移民期

第二期        哈瑪星造港造市時期:哈瑪星移民期

第三期        哈瑪星造港造市時期:沙仔地等鹽埕澎湖社時期

第四期        戰後新興區、後驛、前鎮都市化時期:早期移民以旗后、苓雅寮庄為對象,在旗后街周邊平和町如:旗下、三民、永安、通山、華樂、自覺、振興等七里以移漁民為主。隨著日人在哈瑪星造港造市,不少人移哈瑪星散居,分布於湊町、新濱町、壽町一帶。迄今新濱碼頭仍為通往澎湖台安輪、台華輪停泊碼頭。鹽埕區造港造市後,在碼頭邊沙仔地一帶形成澎湖社有雞母屋塢威靈宮、豬母水聖帝廟,及建國四路吉貝聖帝廟也由吉貝人為主的澎湖社聚落。另有吉貝武聖殿分靈、金東堂。逐漸發展到路橋下方,有:鹽埕文武聖殿,由紅毛城廟分靈,也有後寮威靈宮、通梁保安宮分靈的威靈宮、保安宮,分布在大仁路、大公路。今愛河沿岸、日治時期稱高雄運河,在今後市政府ㄧ帶、為澎湖果葉廟,形成澎湖街。ㄧ部分人移前金洪厝莊側的豬母水廟-文武聖殿,及後金庄東北側的林投人設的扶風殿。

 

         日治後期到戰後發展,另ㄧ部分遷鼓山路沿線,如:東甲人成立的高馬北極殿,興仁里的珠靈殿,及三塊厝庄西側今中都一帶的菜園東安宮。日治後期,設火車社於中山路(昭和通)大量澎湖籍工人參與開發,在古道南台路周邊形成澎湖社,如馬公文澳的祖師廟,西衛接的震威殿,果葉聖帝廟的明聖殿。戰後都會發展向東方,員貝龍興宮、五德武聖殿、白沙吉貝的武亨宮、果葉的修齊殿一一設立。後驛一帶,勞工雜居,隘門三聖殿分靈於文安殿、崗山仔庄外側一帶有西溪北極殿分露於高西北極殿、果葉的文聖宮。籬子內有五德人的玄德殿。在廟與附近往往形成澎湖籍移民區,藉廟與信仰保平安、凝聚共識,形成區域組織。

 

       

 

澎湖鄉親帶領各路兵馬來台參與盛會

         本文所謂「澎湖廟」乃指澎湖人士或其後代以及女婿等所創建的寺廟。其奉祀的主神係由故鄉澎湖廟宇的主、副身分靈而來;或由高雄市的「澎湖廟」再分靈奉祀;或創建者雕刻其所信仰的神像奉祀等,而非分靈自台灣本島其他廟宇者。澎湖移民最初到高雄,大部分是富有流動性的一群季節性外出工作的人,後來隨著高雄的建港、建市,慢僈定居下來,建立所謂「澎湖社」。移民為求道新天地,能夠身體安康、生活安定,於離開澎湖時,將家鄉廟宇神明之香火或神像,或自家奉祀的神像代至高雄奉祀於自宅,或由信徒輪流奉祀。此時日夜爲求溫飽而奔波的他們,誠無力建立正式廟宇。一直到了生活稍趨穩定,某家供奉之神明被傳為特別靈驗成為「澎湖社」的信仰中心,覺得奉祀於個人家屋有所不便,於是建立小祠,將神像由民宅移至慈中奉祀。等到社區民眾生活安定,經濟力量更充裕之後,經有力人士發起,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建立起正式的廟宇。「澎湖社」之形成以至「澎湖廟」之正式建立,經過了若干時日,其中亦有神明展轉數處 供奉後始正建廟者。至於「廟宇」係以(一)有寺廟的外觀;(二)有寺廟名稱;(三)有信徒;(四)有舉行宗教活動者為準,凡僅有寺廟名稱而只供私人參拜無信徒者,均不列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